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桐城市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民生工程投入资金从2007年的1.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5亿元,翻两番还多;民生工程项目从2007年的20项,增加到2011年的40项,刚好翻一番。民生工程项目覆盖教育、文化、卫生、农业、水利、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劳动就业、住房保障、社会治安等领域。
桐城市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2007-2010年累计投入资金10.87亿元,2011年将再投入5亿元,继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社会保障方面,桐城市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每年为2.2万农村低收入困难群众提供了最低生活保障补助,7600多名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享受到财政补助,1700多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享受到住房补贴。目前,桐城市新农合参保人数累计达2319983人次,平均参合率达96.9%,累计筹集资金23491万元,基金支出22580万元。城镇居民医保工作顺利开展,累计参保253949人次,累计筹集资金3768万元,基金支出2728万元。累计筹集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273万元,累计救助118965人次。桐城市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惠及全市9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免收住宿费,累计资助贫困寄宿生近3000人,近1.2万名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为逐步完善培训制度,提高合格率、就业率。桐城市还积极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培训班累计参训人数达23935人次,合格率90%以上,为农民工就业搭建了良好平台。
公共设施建设方面,桐城市共新建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2所,新建村级卫生室179所,改扩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1个,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实现城乡卫生均等化打下坚实基础。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14处,解决15.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745.2公里。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3个,兴办农家书屋78个。新建改扩建农村敬老院14个,新增床位1500张,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不断提高。新建廉租住房8.25万平方米,共1650套,有效缓解了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大力实施校舍安全工程,累计完成重建任务138292平方米,加固任务245124平方米。兴办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0个。建成7个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和92个留守儿童之家,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校内有监管、课余有去处的目标。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3741口。新建农村清洁工程1处,有效改善了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和文明程度。
(通讯员 王权 彭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