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外媒看桐

人民网:电影《六尺巷》近期将登陆央视电影频

2015-02-09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人民网桐城5月10日电(记者苗子健)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记载着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美谈——六尺巷的故事,彰显着与人谦让的中华美德。5月9日,一部以“六尺巷”故事为原型的黄梅戏电影在安徽桐城举行了首映式,该片近期将正式登陆央视电影频道和省级电视台,以及黄梅戏故乡安庆市的各大影剧院。

  大型黄梅戏数字电影《六尺巷》由安徽省桐城市人民政府、安徽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安徽电影制片厂)、央视电影频道、安徽韩再芬黄梅艺术基金会联合投资摄制。该片由舞台剧《槐树谣》的作者王训怀担任编剧,由拍摄过多部知名戏曲影视剧的潘明光、苑原担任导演,由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黄新德担纲主演,集合了安徽最强的作曲、美术、摄影等影视创作阵容,目前,该片已获准参与电影“华表奖”的申报。

  《六尺巷》讲述的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段历史美谈,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桐城籍宰相张英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因为宅院墙的位置发生争执,互不相让。张英得知此事后,家书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主动将自家院墙后撤三尺,此谦之举感动邻居,吴家也主动撤回三尺,从而在两家院墙中间留下了六尺宽的一条小巷,遂以“六尺巷”为名,彰显中国古代邻里之间谦让、包容的美德。

  中国电影与中国戏曲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中国的第一部无声电影便是1905年由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以黄梅戏为例,从流行于安庆地区的民间小戏,一跃成为深受全国广大观众欢迎的四大戏曲剧种之一,黄梅调曾一度垄断了港台以及东南亚电影的所有配乐形式,特别是1988年邵氏版《梁祝》的电影拷贝至今仍为台北国家电影资料馆的镇馆之宝。

  安徽影业公司(原安徽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黄梅戏电影《女驸马》、《徽商情缘》、《香魂》、《生死擂》等优秀的黄梅戏影视作品,曾多次获得”华表奖”、“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相信《六尺巷》定会让喜爱黄梅戏的观众再过一把“黄梅瘾”。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