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防汛期的到来,连日降雨提升了河湖库堰的水位,桐城市防汛工作进入临战状态,严阵以待,为防洪防汛迎战洪峰,作好了充分准备。
自去冬今春以来,桐城市因地制宜,未雨绸缪,厉兵秣马,全力以赴,加固水利基础设施,修复水毁工程,疏浚河道,为实现旱涝保收,夯实了基础。该市柏年河白果大桥段清障切滩、挂车河综合治理与河道疏浚、三湾河乔庄段治理等8大重点工程全部验收合格。对双龙、王屋寺、朱山冲等8座小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对该市境内1000余口当家塘作了必要冬修,其中65口主要塘口按“三光一平”标准达标后补足资金26万元。至今年2月未统计,全年修复水毁工程574处,完成土石方310万方,投入机械设备4.1万台(套),注入各类投资1846.7万元,水库除险加固8座,河道疏浚25千米,新增灌溉面积0.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5万亩,巩固血防灭螺面积50万平方米。
今年自5月1日始,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就进入24小时值班坚守状态,落实行政一把手责任制,结合地情,制定防洪预案,其中,2座中型水库、8座小型水库、4条大河、广济江堤桐城段、4个万亩圩都制定了相应预案。落实分工分段切块责任人与技术工程人员分工蹲点制度,形成了市、镇(街道)、村组防汛网络格局,水利局技术人员驻扎一线,跟踪雨势水情。3月底,全市组织专班,对所有水利设施、水情测保系统等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的问题登记造册,现场办公,及时整改,限时办结。同时,对各乡镇开展防汛抢险知识培训达500余人次。储备防汛物资木材2429立方米、毛竹7930根、袋子41.5万条和一批砂石料。以防应急状态发生,全市成立防汛抢险分队187支,累计12075人,确保防汛工作万无一失。
许松涛 张植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