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桐城市以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为主线,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已达21项,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3.5亿元,获得专利授权188件,56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17家企业凭借科技创新,占据全省200强企业的近十分之一,全市经济发展实现了可持续增长。
加大资金投入。该市一方面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扶持和奖励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关联度大、附加值和市场份额高的重要技改项目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去年全市技术研发经费达1805万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企业投入的主体作用。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该市严格执行国家“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逐步形成了“投入———创新——发展———再投入———再创新———再发展”的良性循环。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成果转化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4.3%,累计实施各类技术创新项目1000余项,投入经费12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华祥集团2009年的科技投入达2100万元,占公司销售收入的7.8%。科技投入带来了丰硕的成果,该公司开发的气缸套、铝活塞等十大系列所有型号的产品,获国家专利5项,产品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产学研结合,促进自主知识创新。突出企业的自主创新,政府通过各种形式,一方面加强企业和科学院所的“自由联姻”,加快科学院所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另一方面,由企业根据产品“下订单”,积极与在某一领域有较强科研能力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促进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安徽天元食品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合作,将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应用到传统鸭蛋的规模生产中,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蛋鸭的产量和质量,其保健蛋生产新技术项目被列入了省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
汪桂云 张植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