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外媒看桐

中新网:铸党建基石 走特色之路

2015-02-09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走进桐城市香山村,一股清新淳厚的新农村气息扑面而来:宽阔平整的村级道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建筑,花香四溢的万亩桂花园,生机勃勃的生态养殖示范区……房在园中,人在景中,一切是那么的和谐、协调。

  近年来,香山村党总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以抓好党的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之路,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把一个昔日贫穷的山村建设成远近闻名、村强民富的新农村。老百姓感慨地说:村里变化这么大,全靠党建这块牢固的“基石”啊!

  党员挂牌亮身份

  2006年,香山村由原5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并村之初,针对部分党员干部“村合心不合”、作用难发挥等问题,村党总支一班人进组入户,走访民情,征求民意,决定实行党员户挂牌制度,即将统一制作的“共产党员户”铭牌,悬挂于全村180多名党员户正门显眼位置。村党总支书记姚路生说,“给党员户挂牌,亮出党员身份,就是要给党员自身增加压力,认识到自已与群众不一样,自觉接受群众的审视和监督”。党员户挂牌制度实施后,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党员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大大增强。高老组困难户高旺富家住房遭受雨水侵袭倒塌后,本组党员刘经果兄弟主动出资2万元,亲自跑市场、购材料,资助高旺富家建成了两层楼房,并安排其子女在自已的工厂就业,使高旺富一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刘经果说:“这块牌子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子,督促我们必须时刻将群众利益放在心上”。

  服务承诺赢民心

  “我承诺:在年底前,带领全村广大党员群众完成万亩桂花园首期3000亩工程;修建八字沟蓄水闸;建设完成4.5公里文都生态园道路……”,身为村党组织的“领头雁”,姚路生同志带头向全村党员群众郑重承诺。

  为找准党员发挥作用的切入点,激活兴奋点,每年年初,村党总支在全村党员中开展责任承诺活动,要求党员争当“生产发展的领路人,乡风文明的带头人,村容整洁的责任人,生活富裕的创造者,民主管理的参与者”,每个党员根据自身实际,提出1-2件群众看得见的实事、好事作为承诺事项,带头联系5-10户群众户,并张榜公示,将党员承诺事项置于群众监督之下。结合开展党员承诺活动,村党总支创新实施“党员百分制考评制度”,将党员考核指标具体划分为政治学习、组织纪律、党费收缴、结对帮扶、岗位承诺、计划生育等15项,每年年底召开由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及村两委成员参加的会议,党员对照具体指标述职述诺,由党员、村民代表及村两委成员分别进行评分,当场公布结果。村党总支根据考评结果对党员分类教育管理,树立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因地制宜促发展

  在建强党组织、发挥党员作用的同时,村党总支因地制宜,创新思路,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推进生态文明村庄建设,走出一条富民强村的特色之路。

  2008年春节,在村党总支一班人多方联系争取下,外出务工能人张国庆、龙启兵决定回乡投资创业,租赁开发全村闲置山场,利用香山独特的山场资源优势,发展综合种植养殖业。为推动项目早日落户香山,村党总支以党员承诺、党员联系户制度为抓手,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主动联系农户开展租赁说服动员工作。到去年底,张国庆投资9100万元创建集垂钓中心、农家乐、度假村为一体的“万亩桂花生态园”,龙启兵投资800万元创建“文都农业生态综合养殖有限公司”,以及其他回乡人员创办50多家生态环保型企业,在香山顺利承租10000多亩荒山,吸纳劳动力3000余人,农户增收1000余元,集体经济增收50余万元。

  村集体经济增强了,党总支先后投资30万余元兴修当家塘27口,建成大水闸3座,修建拦水坝7座;拿出45万元,对51个村民组的农电网进行了改造,开通了有线电视用户200余户,架设广播55只,极大地满足了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陈俊 李卫 彭旵生)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