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党员,跟我来……”、“是党员的,跟我上……”,面对肆虐的洪水,桐城市2万多名党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作出的庄严承诺。
“我没想什么,就是要堵住它……”
“把车推下去……”、“再推一辆……”,伴随着8辆装满运料的大卡车、一辆大铲车落水后击起的巨大声浪,冲破堤岸后如脱疆野马的洪水扭动了几下身体,不得不放缓了速度,果断及时的决策,锁住了洪水,挽救了生命,由于大沙河决堤口险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原定转移4.2万人的计划,最终只转移了4000多人。事后,我们采访了当时在大沙河崩塌现场的指挥员安庆市委常委、桐城市委书记王强时,他回答得很简单,他说“我当时没想什么,就是想堵住它,因为当时洪水已经撕破了堤岸,我们能做到就是最大限度地减缓他的速度,为下游群众转移争取一点时间”。没有骄情、没有做作,心中装的只有群众。自7月11日以来,桐城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班子主要成员都一直战斗在抗洪抢险的最前沿,他们渴了,喝口矿泉水,累了,在车上打着盹,哪里有险情,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困难,他们就赶往哪里。“这么大的洪水居然没有死一个人,真是奇迹”,桐城市青草镇77岁的老大爷刘少华逢人便说。正是在他们的坚强领导、科学调度下,桐城的灾情才得以减轻,人员才避免了伤亡,次生灾害才得到了有效控制,大灾无大疫才得以真正实现。
“我是党员,先拆我家吧……”
7月12日下午13时,随着洪水的冲刷,大沙河拦河坝段崩岸宽度已达150余米,如果不快速打桩、抛石,推下去的车辆随时会被洪水冲走,一切将前功尽弃。面对险情,大沙河抢险堵口复堤指挥部决定:拆除崩岸处坝下15户人家,为堵口复堤抢运砂石打开作业平台。面对指挥部的命令、面对前来做工作的镇、村干部,面对一些群众的犹疑和担心,从学校赶回来的苏洁老师含着眼泪对着家长说“我是党员,让他们先拆我家吧……”此时无声胜有声,在随后不到1小时的时间内,15户人家80多人全部撤出,3小时后,2公里的循环道路打通、5000平方米的砂石堆场已建成,堵口复堤战斗全面打响。望着自己新建不久刚装修一新的楼房在几个小时内已经变成一片平台,坚强的汉子泪水在眼框中打转,但硬是没有流下来。在洪水面前,桐城涌现出了许多这样的优秀党员,他们有手拉一个、怀抱一个、肩扛一个,连救9个孩子的普通外地党员程国锋,24小时值守生命热线电话最终累倒在工作台上的工会主席程月莲,把酒店办成免费食堂的夫妻党员陈彩虹,抱着一根横梁一头扎进漩涡堵管涌的村支部书记汪佳林、拔掉针头上前钱的休假军人程百利、要家园不要订单的经理党员汪涛、挑破足底血泡继续巡堤的女党员王霞……正如一位一直在一线采访的新闻记者所说“他们都很平凡、很普遍,但他们总是让我一次次感动”。
“我们这里没有电扇……”
“我们这里没有电扇,太热了……”7月12日晚上7点多,接到双港中心小学安置点灾民的电话后,双港供电所立即组织近10名党员电工,骑着摩托车、带着工具赶到了安置点,带电为灾民安装电风扇。由于教室是预制板构造,顶上没有吊扇的固定接头,打眼、扎钢筋很难操作,而且也不安全,他们就改变安装方案,在每个教室安装壁扇。打眼、组线、安装、调试,等8个教室的32台电风扇全部安装完毕,已经快到深夜12点了,当200多名灾民在凉风的呵护下,安详入睡的时候,他们悄悄地离开安置点。后来才得知,他们当中有6个人是直接从另一个工地赶到安置点,晚饭都没有吃。象这样的事例在灾区每天都在发生着,他们或三过家门而不入、或一天只睡两小时、或带病坚守岗位、或带伤奋战在一线,他们都在各自岗位、以各自的方式践行着作为一名党员的承诺。 陈俊 程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