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外媒看桐

中国广播网:桐城市委政府为文博馆搬家

2015-02-09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桐城市博物馆)

 位于博物馆左侧的市委办公楼

位于博物馆右侧的市政府办公楼

        中广网7月26日桐城消息(记者洪波通讯员何迅纪)记者近日从桐城市了解到,在7月底,桐城市委将搬离原来的办公楼,到8月底,桐城市政府、人大和政协也将搬离原来的办公场所,新办公场所为临时租住地。桐城市这次政府部门的办公场所搬迁主要是为了在桐城市博物馆的基础上建设桐城文化博物园,建设文化桐城。

  记者在桐城市了解到桐城市政部门的办公场地位于该市龙眠中路附近的市民广场北端。在桐城市市委办公区,和桐城市政府、人大、政协办公区之间,就是当地非常有名的文庙。文庙系悠久丰厚的桐城文化的标志、饮誉海内外的“桐城派”的象征,是我国古代寺庙建筑的经典,也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记者向桐城市委书记问道为什么要搬迁时,桐城市委书记王强告诉记者,桐城市要建设桐城文化博物园。据了解,今年年初,桐城市将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提出了着力打造“活力文都休闲天堂”的发展目标。为此,桐城市委、市政府决心为文化设施让路,将市委、市政府现在的办公区域整体搬迁,腾出黄金地段,修复建设以桐城历代名人故居、桐城派陈列馆为主要内容的桐城文化博物园。

  桐城市政协主席宋传明告诉记者,桐城市要全力打造文化品牌,助推经济发展;重点打造自身特色文化,采用市场运作方式,打造几个有规模的文化品牌,保护好桐城历史文化和名人故居,发扬光大桐城文化。

  此外,桐城市市委书记王强还向记者饶有兴趣介绍了他对桐城文化和徽文化的理解,王强这样认为,人们提到安徽往往想到徽州,但是这仅仅是皖南徽州的地域文化,并不能代表整个安徽文化的发展,安徽的文化名片应当还有桐城文化,还应有皖北的老庄文化,他认为徽州文化并不能完全代替徽州文化。

  王强认为桐城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他还表示桐城将建设形成一市区文化景观为主题,以龙眠山人文山水区和孔城古镇民俗区为重点的同城文化旅游带,着力打造合肥经济圈内的“活力文都,休闲天堂”。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