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突如其来的洪水使桐城市大沙河沿岸的青草、新渡、双港三镇灾情频发。青草镇拦水坝进水闸段崩岸,新渡镇凤凰段、费圩段河堤溃破,双港镇民畈段、横山段、周湖段、小圩段溃破……一时间,三镇大部分地区成了一片泽国,25万多人生命财产安全遭受洪水威胁。
汛情就是命令!桐城市教育系统在局机关的统一调度下,积极配合当地政府抗洪抢险,与武警官兵、当地干群一起谱写了一曲风雨同舟保家园、洪水无情爱无疆的交响乐章。
“这里就是你们的家”
灾情发生时,学校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大后方”的职责。作为灾民安置点的十几所学校通过周密部署和细致安排,让一时间惊魂未定的灾民找到了家的感觉。
新安初中学生食堂承包人程年生11日下午即从安庆家里火速赶回学校,启动食堂、锅炉房,烧开水,蒸馒头,以确保每一个来这里的灾民在第一时间能喝上热水、吃上热馒头。学校已设立咨询处、物资室、医务室。为最大限度的接纳灾民,校领导把自己的办公室安排在过道里。至当晚21时,该校已接纳灾民180余人。其中有一位瘫痪在床18年的87岁老人,由于惊吓过度,进入了极度虚弱状态。细心的校长梁正发现了,经请示镇领导后立即把老人送到镇上的市二院住院治疗。
在双港镇双铺初中,“村民们:这里就是你们的家”的大幅标语让陆续来到这里的1000多名灾民心里顿生暖意。各组负责人联系方式、安置分布图、就餐时间表、生活用品供应处等鲜明的标识,不仅让灾民体会到了被关怀的温暖,而且让灾民感受到了学校的井然秩序。家园虽被毁,学校就是家!
与双铺初中近在咫尺的双港中心小学安置点也安置了500余名灾民。该校在双港供电所的大力协助下,于12日22时50分,在收容灾民的8个教室里紧急安装了32台壁式电风扇,为灾民送来习习凉风。该校副校长汪建平带病坚守岗位,教导主任胡兰英带着丈夫一起为灾民们发放盒饭。
坐落在青草镇的市十一中12日9时接到安置通知,15时就腾出了90间宿舍,陆续接纳安置了700余名灾民和340名武警官兵。为尽可能的提供好一点的住居条件,学校临时加装了10个水龙头,还在安置房内挂起了窗帘。
“要修路?我拆房!”
12日13时,桐城大沙河抢险堵口复堤指挥部下令:拆除崩岸处坝下15户人家,为堵口复堤抢运砂石打开作业平台!
消息一出,15户人家50多人议论开了:政府要拆房,我们不能阻挡,可是……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但这是小家与大家的关系,其间的分量大家都掂得出。15户中有一户是教师,家主叫苏洁,是青草镇沙铺学校教师。他家的楼房是几年前才做的,150多平方米。当镇村干部上门说明情况时,苏老师的家人表示了反对。苏老师生怕自己在15户中落后一步,耐心地做妻子的思想工作,却被呛了一头雾水。恰在此时,从十几里外的沙铺学校检查校舍安危回来的校长张太国撂下家中病重的妻子,出现在苏老师家中。他知道苏老师有点“惧内”,及时赶来增援了。苏老师爱人没容张校长说什么,主动跟镇干部说:“拆吧!”在场的人都看见泪花在苏老师的眼里打转。这是感激的泪,感激妻子的支持!苏老师等15户拆迁户在命令下达后1小时就完成了人员拆出。三小时后,在武警官兵的帮助下,大件家什搬迁完毕。大型机械迅即开进来,修通了2公里循环道路,打开了5000平方米的砂石堆场,为赢得堵口复堤战役全面胜利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在洪灾面前,人民教师显现了高度的大局意识、集体意识,彰显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洪水肆掠时,双港镇中小学老师第一时间赶到学校,组织转移学校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受灾严重的三福小学校长胡子牛在转移好学校财产后,拖着受伤的腿回到家时,家中一楼的财物已被洪水淹没。
双铺初中还组织教师志愿者组成了两支心理辅导小分队,一支做灾民的思想安抚和心理疏导,一支对安置点内的学生进行心理和学业辅导。7月16日是全市初中毕业生填报志愿卡的日子。为不让洪水未退地区学生冒险来校,从16日下午,该校又组织相关人员陪同班主任,到镇区5个受灾行政村送卡上门。讲解招生政策,帮助填卡,此举收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
天灾无情人有情。在大灾面前,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家园,一个教师就是一面旗帜!陈俊 汪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