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安徽频道讯 7月13日下午5时,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来到桐城市青草镇察看汛情、灾情,看望受灾群众,现场指导抢险救灾工作。在大沙河堤防溃破口现场,张宝顺仔细询问了堵口复堤抢险工作,并慰问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的武警官兵。
"截至7月13日8时,据初步统计,桐城市因暴雨形成的内涝和圩堤漫顶造成受灾人口11.2万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420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333公顷,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4179万元。"桐城市市长吴三九站在溃破口,神色依然严峻地介绍着救灾情况。据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7月13日16时发布的信息,桐城大沙河沙河埠站洪峰水位49.46米,相应流量2190立方米每秒,为有记录以来第三位。"最高峰时,水面漫到了青草大桥的桥墩子上!"家就安在大沙河青草镇河堤附近的刘少华大爷,用手向记者比划着洪水的水位:"1969年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洪水。"7月11日11时左右,大沙河拦河坝进水闸所处的河段南侧,曾经发生险情,为保住河堤,该市先后从河堤上抛投下8辆卡车、1辆铲车,现在湍急的河流中,车辆的残骸依然清晰可见。7月13日17时左右,安徽桐城市大沙河青草段,原先计划进行的分流爆破被临时取消,据现场准备实施爆破的人员介绍,因为陡然增大的水流冲断了爆炸装置的引线,短期内不会对拦河坝残体实施爆破。
"村民们,这里就是你的家",在遭受洪灾的桐城市双港镇双铺村,这里的中心小学目前成为受灾群众临时的家。教学楼上醒目的红色条幅:首先映入眼帘。校门口树立着一块指示牌,详细标明了整个小学校区内安置房间、医疗室和娱乐活动室等的具体位置。
走进中心小学的教学楼,二楼的一间教室里,63岁的陈凤兰在床头看守着她卧病在床的老伴,陈凤兰告诉记者,她的家在圩梗上,前后都是河:"大水来了家里全部都被淹了。儿子媳妇又在外面打工。昨天下午在镇干部的帮助下,我们搬到这里,一切都好,就是希望快点搬回去,家里还有田。"为方便老人,工作人员专门在这间安置房里仅放置了2张大床。和陈凤兰一样的"留守老人"这个安置点还有一些。
据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信息,7月8日以来,安徽省淮河以南发生了1999年以来最强的集中降雨过程。至7月13日14时,安徽共有6县(市、区)12个站点超过400毫米,14个县(市、区)54个站点超过300毫米,27个县(市、区)157个站点超过200毫米,较大点雨量安庆站623毫米、池州殷家汇站603毫米。截止记者发稿时,沿江局部和江南地区仍在降雨。目前,全省有西河、裕溪河、滁河等15条中小河流超警戒水位,其中永安河、青通河超保证水位。(朱磊丁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