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外媒看桐

中新网:洪水无情人有情

2015-02-09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在桐城受灾的广大民众中涌现了许多舍小家、顾大家,互帮互助,齐心协力战胜洪灾的平凡而可爱的人物。

  灾区的免费食堂

  7月13日,在桐城市双港镇机关工作的汪彩虹早上5点就起床了,丈夫在街上经营着一家酒店。当洪水浸漫了双港镇几个村,大批群众进驻安置点后。12日,他和丈夫商量,利用自家饭店的条件,给安置点的乡亲送餐午饭吧。汪彩虹夫妇俩一上午做好几百人的饭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择菜、洗菜、切菜,忙了一个大早,8点,汪彩虹准时上班,饭店的大师傅开始忙碌,一锅锅的炒,一锅锅的菜。饭店里大小电饭煲全部煮满了饭,还临时借用附近工厂的食堂大锅,一口气下了二百斤的米。据双港镇两个安置点早上统计的数字,他的中餐要准备500份盒饭。

  11点,汪彩虹下班了,厨房的菜也已经做好:红烧鸭腿、青辣肉片、炒土豆丝。一份一份装好后,夫妇俩把送饭到安置点。双港中心小学内,人头攒动。原来,由于持续降雨,当地政府又将滞留在家的受灾群众转移出来了,人数明显增多了,好在准备的充分,这天中午,汪彩虹装了720份盒饭,她说:到最后,手指连筷子也拿不起来了。

  夫妻抢险

  7月11日上午9时,正在新渡镇街上办事的桐城某装潢公司经理程国锋突然听到大沙河洪水暴涨,形势告急,大沙河有可能溃堤,他二话没说,事先安排的事情也顾不上办了,开车就往河堤上赶。

  黑云压城,大雨倾盆。他的家就在大沙河边的凤凰村,如果洪水漫坡或溃堤,全村庄里男女老少可就危险了,这是他的家啊,“不能出事!”他果断地停好车,就向河堤的一处险段奔去。当他来到许多人正在抢险的地方,他惊出一身汗,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样大的水,汹涌着往上涨,象开了锅的米汤那么快,众人抛下的沙包,打下的木桩,马上就被湍急的洪水冲走。“这样不行。”说罢,他跳下河沿,趁大水还没有完全扑上来时就站在底层的沙包上说:“你们把包给我”。他体重180斤,身体也不错,就将沙包接过,压实在堤下,可是,说时迟,那时快,有人惊呼;“快上来!”,脚地一松,放下的沙包纷纷被水洗走,他本能地一个翻跳,一把扭住手边一棵树。他所幸来得真快,才没被卷走。待他站定,堤已破,大水向村庄扑去。

  很快,村子进水了。程国锋急得直跳脚。此时,武警消防官兵的冲锋舟及时驰来,官兵们因为不熟悉村里情况,急需有个向导,程国锋早已心及如焚:“我去。”他大声喊道,立即跳上了冲锋舟。在洪流翻滚的急浪中,他领着冲锋舟向村子飞去。眼看水位不断上涨,许多老百姓仍不忍离开自己即将被洪水吞噬的家。孩子们惊恐万状,有的吓得呜呜大哭,缠着家里人不放。有几个老人不愿眼睁睁看着自己家的房子、家电、牲畜就这样被洪水夺走,誓死要守在村里。时间就是生命,程国锋顾不得许多,他让妻子立即把车开到冲锋舟即将停靠的安全地方,就将孩子一把扛起来,肩上一个,怀里一个,一口气连背带拉抢起9个孩子,跟着冲锋舟往来。后来连冲锋舟也进不了村时,他被留在被洪水围困的村子里仍做群众的撤离工作,最后终于把不愿转移的最后一批群众说动了。

  事后,有人问程国锋为什么那么勇敢,他的回答是那样朴实:“我想着自己会水,能多救一个就多救一个”。

  凉风阵阵寄真情

  7月12号是被洪水包围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的桐城市双港镇灾民们转移安置后的第二天。在双港中心小学安置点里,被安置的近200名村民在异常拥挤的教室中,炎热的夏夜,因为原先教室没有风扇,有些闷热。

  12日晚上7点多钟,双港供电所得知这一信息后,在短短的20分钟内,马上组织了近20名电工,骑着摩托车,带上工具,冒雨赶到该安置点,迅速制定操作方案。这时,镇政府从外地迅速调运来的电风扇已到达安置点,20名电工在不断电的情况下,为灾民们安装电风扇。由于教室是预制板构造的,顶上没有吊扇的固定接头,打眼、扎钢筋很难操作。他们当机立断,改变安装方案,在教室里安装壁扇。热忱的服务,精湛的技艺,灾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从打眼、组线、安装他们用了不到3个小时,8个教室32台壁扇全部安装完毕。

  时间已到10:50分,村民们在凉风的呵扩下,安详的睡着了,而这些供电战士却还饿着肚子,默默地离开了学校。(许松涛、胡来丰、张植骏)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