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7月13日电(记者蔡敏、朱青)在大沙河河堤多处漫堤溃口的形势下,位于大沙河下游、有着4.8万亩农田、6.2万人口的安徽省桐城市双港镇大面积农田几乎都成了一片汪洋。一边是河堤上紧张地抢险,而另一边受灾群众安置点里却平静有序。
13日上午,记者走进已经放假了的双港镇双铺村中心小学,这里和双港镇中学一样已经成为受灾群众临时的家。教学楼上醒目的红色条幅“村民们,这里就是你的家”首先映入眼帘。校门口立着一块指示牌,详细标明了整个小学校区内安置房间、医疗室和娱乐活动室等的具体位置,操场中间还放置着通知群众吃饭时间的告示牌。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着,大人们有的在闲话家常,有的则侧卧休息。一切都井然有序。
据了解,从7月10日晚开始,位于大沙河下游的双港镇遭受持续暴雨。由于这个镇位于大沙河下游,加上镇内地形复杂,穿镇而过的不单是长江支流大沙河,还有较小的内河,使得全镇的防汛形势非常严峻。7月11日,由于上游新渡镇出现溃堤,双港全镇多处漫堤决口,淹没区2000多人处在不安全区域,在镇政府和安庆军分区的努力下,7月12日,共转移受灾群众2000余人,其中安置群众710余人,投亲靠友近1300人。走进双港镇双铺村中心小学的教学楼,记者看到教室内七八张课桌或者椅子放在一起,上面铺上一张凉席,就成了受灾群众的临时“床铺”。据负责安置工作的双港镇副镇长刘除立说,这是各家和邻居在一起自愿组合的,目前中心小学这样的安置房共有11间,安置了130余名受灾群众。
家住双铺村的汪和义家里有一栋两层小楼,他告诉记者:“家已经被水淹了一半,很不安全。”他11日带着自己的孩子和弟弟家的孩子一起被安置在中心小学。汪和义把临时的“家”打扫得非常干净,虽然“床铺”对他来说显得有点小,但汪和义却感到非常满意。他说:“镇政府怕天太热,昨天晚上连夜为每间房子安装了4台壁扇。在这里喝的是矿泉水,洗澡有热水,晚上还发了蚊香,饭是定时送来的盒饭,生活完全没有问题。”在这个中心小学,还有几名特殊的受灾群众,他们都是孩子在外打工的留守老人。63岁的陈凤兰在床头看守着她卧病在床的老伴,而这间安置房里仅放置了2张大床,这是工作人员专门添置的床铺,用于安置生病的老人。陈凤兰告诉记者,她的家在圩埂上,前后都是河:“大水来了家里全部都被淹了。儿子媳妇又在外面打工。昨天下午在镇干部的帮助下,我们搬到这里,现在有人送饭、送水,老伴还有医生照顾,很好。”
安置点专门设立了医疗卫生室,保障受灾群众的身体健康。58岁的雷新明在撤退时滑倒,摔伤了头部。医生细心地检查后,告诉他并无大碍。雷新明笑着说:“来水的时候太快了,摔到了头,肿起来了,医生说没事,我在这里住了一天,感觉挺好,现在就等着水退了能快点回家。”据了解,13日,大沙河水位继续下降,目前双港镇正全力加紧漫坝区域及内涝地区排水工作,争取让群众尽早返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