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桐城,项目建设硕果累累:总投资21亿元的丹凤池窑一期生产线成功点火;盛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的年产40台(套)干法脱硫除尘一体化、垃圾焚烧炉及尾气净化处理设备项目竣工投产;厦门天紫集团投资6亿元建设的农资产品开发检测基地项目落地生根……这是今年以来桐城市全力推进“工业立市”,积极融入省会经济圈和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喜人景象。
安徽丹凤集团一号池窑生产线建成点火,填补了我省无池窑拉丝生产的空白,是国内第一座年产3万吨全电子纱池窑生产企业。该项目名列省“861工程”,是为合肥经济圈、皖江产业带内的电子工业提供优质基础新材料项目,预计达产后,公司年销售收入可达15亿元。在桐城市,像丹凤集团这样超过亿元以上的项目还有10个,随着1--7月份完成项目投资25.9亿元,一批支撑作用明显、发展后劲足、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相继实施,桐城市大项目建设已成为推进该市承接产业转移和融入省会经济圈的高速引擎。
今年以来,桐城市充分发挥项目的载体作用,围绕项目抓经济,依靠项目促发展,并采取“招引大的,培育强的,催生优的,发展好的”思路,把加快发展落实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之中。该市结合自身产业特点,重点筛选论证一批优势工业项目,超前谋划一批能增强发展后劲、带动全局的重点项目,提前谋划一批技术含量高、推动产业升级的工业技改项目,形成了“建设一批、新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工作局面。目前,动态总投资达50亿元的桐城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安徽鸿润集团总投资9亿元的桐城羽绒加工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8.5亿元;攀登集团环保型输送带生产线项目已初步建成;顺驰电缆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电线电缆生产线项目已开始试生产;龙眠河综合整治工程一期龙眠河公园已建成对外开放,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之中;孔城老街国际度假基地项目景区入口道路、安置房等正在建设,老街修复进展迅速。另外,桐城抽水蓄能电站、双新开发区、玉雕文化园、文化博物馆等一批重大项目也为经济发展铆足了后劲。
桐城市抓住融入省会经济圈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机遇,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投资洽谈会,选引了一批对产业升级具有推动作用的大项目。古井集团控股投资的占地70亩的五星级大酒店——金瑞•古井大酒店项目、华祥集团投资2.2亿元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园项目、浙江金田集团二期投资5个亿的金田工业园项目均已陆续开工建设,这些未来发展前景较好、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和社会带动效益的项目,对于抵御新的市场风险将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重点项目的相继实施,为桐城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无穷活力。1至7月份,该市实现财政总收入6.97亿元,同比增长42.9%;规模企业实现产值109亿元,同比增长39.5%;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5亿元,同比增长35.6 %。上半年该市GDP、财政收入、贷款余额三项指标的总量和增幅均位居安庆市八县(市)三区第一位,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和充足后劲,为实现全年经济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陈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