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活动关键在实效。桐城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党员承诺为主载体,致力实践,聚合发展持久动力,构建创先争优长效机制。
第一时间,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集结于防汛抗洪第一线,彰显强大力量。7月份以来,我市遭遇了1969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洪涝灾害。灾情发生后,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王三运亲临桐城,现场指挥;市委、市政府科学部署,积极应对;各基层党组织日夜坚守,连续作战;广大党员庄严承诺,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创先争优,涌现了如孔城镇姜范圩村党支部书记陆齐根等一大批模范典型,生动证明了“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伟大的抗洪精神,激励着全市上下更加积极主动地创先进、争优秀。
第一要务,全力以赴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提速区域发展。当前,桐城已经正式融入“合肥经济圈”,并迈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机遇千载难逢。于内,我们立足优势,发挥优势资源最大效益。进一步放大“中国包装印刷产业基地”、“中国塑料加工基地”、“中国农产品加工基地”等国家级产业基地的品牌效应,强化产业支撑力;推进经济开发区建设进程,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整合镇级工业园功能,增强集聚辐射能力。上半年,全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高位运行,GDP、财政收入、金融贷款投放等主要经济指标的总量和增幅均在安庆市位居第一,省内领先;盛运集团成功上市,成为安庆市内第二家上市公司、第一家民营上市公司。于外,我们主动承接,持续注入发展新鲜血液。瞄准高端产业,引进重大项目,集聚配套企业,打造产业高地。与中国建材工业集团的央企对接合作项目已经签约,单个项目投资12亿元。
第一品牌,全面提升城市品位、人文底蕴、文化内涵,增强城市影响力。桐城文脉悠长,禀赋天成。为激活文化资源,发挥文化优势,我们强力推进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桐城文化博物馆等特色文化项目建设,倾心培育桐城派、六尺巷、黄梅戏、桐城玉雕等文化旅游品牌;强力推进嬉子湖湿地生态建设,着力打造“活力文都、休闲天堂”;不断壮大文化市场主体,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硬实力”。
活动推动实践,实践深化活动。下一步,桐城市将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主抓手,进一步集聚各方力量,干事创业,勇争一流,向建设美好桐城这一宏伟目标不断奋进。
开栏语: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狠抓落实,采取多种形式,创新活动内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受到了中央、省领导的充分肯定。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县(市)区委书记谈创先争优》专栏,反映我市各地开展创先争优的好经验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