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桐城市抢抓承接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和合肥经济圈建设的契机,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不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金融创新步伐,以“两区十园”为载体,不断提升工业经济水平。 1—7月份,该市实现财政总收入6.97亿元,同比增长42.9%;规模企业实现产值109亿元,同比增长39.5%;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5亿元,同比增长35.6 %。
紧抓重点项目建设不动摇 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重点扶持骨干企业,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实行市领导分工联系重点项目和十强明星企业制度,对重大项目实行特事特办,重点扶持;定期召开项目调度会或现场办公会,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重点项目督查力度,督促项目单位积极作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1—7月份,该市153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5.9亿元,其中丹凤池窑、攀登输送带、顺驰电缆等33个安庆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占安庆市下达目标任务的75.7%。安徽丹凤集团投资7亿元年产3万吨G75电子玻纤纱池窑是国内第一座3万吨全电子纱池窑,预计8月中旬进入点火调试,9月上旬正式投产。达产后,公司年销售收入可达15亿元,工商税收可达1亿元。央企对接取得突破,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确定在桐投资建设的“新能源、新玻璃产业基地”项目,单个项目投资额达12亿元,填补了该市无10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的空白。
高度重视金融创新 积极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
今年召开的桐城市第十届银企合作项目对接会共有11家银行与398家企业的567个项目进行对接,签约信贷资金达33.2亿元。该市还充分发挥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城投公司等平台的融资功能,继续扩大与开发银行合作的工业企业统借统还项目贷款范围,发挥财政资金、担保公司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的作用。该市继去年在全省率先开展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这一新举措后,今年又成功为安徽鸿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农合行办理了首笔1.3亿元的商标权质押贷款。安徽盛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于6月25日在深交所成功挂牌交易,实现桐城市企业上市融资零的突破。
狠抓园区建设不放松 助推工业经济快发展
该市充分利用园区建设的有关优惠政策优势,加强“两区十园”建设,全力推进桐城经济开发区扩容扩区工作,突出抓好汽车配件产业园、家纺服装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和特色园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今年,该市投资5000万元,启动双新经济开发区起步区建设,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该市还加大培育重点特色产业,突出打造10个镇级工业集中区产业特色,引进和培育核心企业,以产业集群支撑园区发展。该市的新渡、金神两镇已跻身全省7个示范产业集群专业镇行列,享受省级工业园区及示范产业集群专业镇的各项优惠政策。同时,加大重点投入力度,探索市场化的运作机制,继续推行以奖代补的激励方式,把工业集中区的规划建设同城镇发展相结合,不断加大园区建设力度。目前,该市的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十个镇、街道工业园区现已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汪桂云、潘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