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0月份,桐城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76.53亿元,信贷投放同比净增19.71亿元,本外币存款153.3亿元,增加26.02亿元。
桐城市结合创建金融生态市,通过创新金融支持政策,营造金融生态环境,努力打造“信用桐城”。该市先后设立了金融办和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措施;成立了桐城中小企业信用促进会,设立1000万元政府贷款风险补偿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不断完善担保体系,在该市注册的担保公司达7家,形成了担保网络全覆盖。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以该市农合行为发起行组建了安徽桐城江淮村镇银行,今年1—10月份,已发放贷款13181万元。加快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兴桐小额贷款公司、鑫业小额贷款公司相继投入运营。在实施扩权强镇过程中,桐城市鼓励金融机构在试点镇设立分支机构或网点,支持试点镇成立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全面完善市域金融组织体系。
该市积极创新银企合作模式,将银企合作互动平台向深度和广度拓展。自2001年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以来,该市已连续举办了十届银企对接会,今年又举办了首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银企对接会,会上4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养大户分别与5家金融机构成功对接,签约金额达2.15亿元;积极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全面合作,今年3月份,省、市建行承诺三年内给该市的信贷规模不少于30个亿,今年内要完成10.14亿元;主动与国开行、南京进出口银行等国家政策性银行合作,开展政府“统借统还”贷款。
加大对中小企业资金扶持力度是该市金融创新的另一个亮点。桐城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今年又有8家中小企业与银行成功对接,签约金额1.77亿元。着力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金融机构先后推出农户联保贷款、同企乐贷款、国内发票融资贷款、“惠农卡”小额农户贷款、动产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一系列金融新产品,农合行在全省系统内率先推出了“个贷直通车”新产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赵国平、张植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