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已过去一个多月时间,家住桐城市龙眠街道白马居委会吊庄居民组的方金梅,看到自己的一对双胞胎女儿每天也能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去上学,心里踏实了……每当想起这些,她无不从内心里感激龙眠街道司法所的好干部———汪谋奇。
事情还得从2006年说起。当年8月,方金梅和丈夫两人在桐城市一家建筑工地做工时,不幸发生了严重的工伤事故,其丈夫摔成重伤后,经抢救无效去世,她本人也受了重伤。事故发生后,相关单位和司法部门对这起工伤伤亡事故进行了立案处理,根据法院的判决,她家共应获得30万元的工伤伤亡事故赔偿金,但由于执行过程中遇到了错综复杂的原因和矛盾,方金梅只拿到约5万元赔偿款后,剩下的20多万元赔偿款没有了着落。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给方金梅带来沉重的打击,丈夫没了,自己身受重伤,由于赔偿金没有执行到位,伤痛没法去继续医治,一对双胞胎女儿也面临辍学的境地。由于失去了一切经济收入来源,几年来,她家的生活全靠社会的救济救助勉强维持。
龙眠街道司法所的汪谋奇在全面了解到方金梅一家的困境后,表示一定要用法律援助方式,促使赔偿金执行到位,尽快帮助方金梅渡过眼前的难关。今年8月底,新学期开学前夕,他慷慨解囊为方金梅送去1500元的个人捐款,首先帮助她解决两个女儿上学所需的学习生活费用。紧接着,汪谋奇又东奔西走,上下协调,并依照法律,据理力争,最终使当事人双方达成执行协议:企业应付而未付给方金梅的20多万元的赔偿金,按每年2万元的金额分期执行到位。
汪谋奇依法维护方金梅合法权益之举,在当地受到人们的一致称赞。 本报通讯员郑 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