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7月22日电(记者蔡敏、马姝瑞)专为日全食观测建成的铜陵市太阳历广场云集了上万名海内外观测者。但厚厚的云层让太阳在8点之后到9点20分时没有露一点面。人群中有人遗憾、失望,有人一直紧绷神经坚守着自己的职责。
专门从北京赶到铜陵观测的北京大学天文学家张华伟一丝希望也不放弃,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一直架设着望远镜不停盯着天空。眼看食甚的时间就要到了,观测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他说,我们天文学家就像农民,靠天吃饭。看不到几百年一遇的日全食,遗憾还是有,但我做好了心理准备。有时候远赴欧洲进行观测,因为天气原因一样一无所获。
儿子张以宁随父亲而来,显然不如父亲心理承受力强。看不到日全食,这位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忍不住流下了泪。记者问他今后还会不会观看天文奇象,小以宁还真有股韧劲:"我一定会坚持观看太空的,我相信,总有一天一定会看到。"
荷兰天文爱好者文德斯(Wanders)夫妇带着两个孩子经北京、西安,到了安徽,也是专门来看日全食的。太阳迟迟不露面,一家人开始在太阳历广场研究起天文雕塑。妻子威丽(Willie)说,失望是肯定有的。但这只是全家人假期的一小部分安排,他们将在中国总共呆上三个星期,对包括安徽黄山在内的很多地方,他们仍充满着期待。
9点21分左右,太阳开始露出大半个脸,这时仅剩下一点小小的月牙。这个宝贵的时刻仅持续了约十秒,人群开始欢呼起来:"出来了,出来了!"那激动就象满足了长年的凤愿。
太阳再度隐身后,不久天空就慢慢黑了下来。来自铜陵市天井湖公园的志愿者孙丽快步靠紧自己带领过来的一个北京观测团队,组织大家紧凑站好,保持秩序,有特别需要即刻提。她说:"顾不上体会遗不遗憾,保证把所有嘉宾安全带回是我最大的任务。"
日甚之前,观测现场的铜陵市供电公司电工队长王春晨就按照事先演练为路灯送上了电。天完全黑下来的这几分钟,是他最紧张的时刻。与现场多点部署的十余个同事保持联系,一旦发生突发断电事故,他们就将立即启动应急供电设备,几秒钟内就能恢复供电。他告诉记者,自己根本没打算观看日全食,连观测的镜片都没带。"保证顺利供电,不能有丝毫马虎。"
因为观测不顺利,人群提前退去,另一个忙碌的群体就是武警、公安战士,记者试图与一位战士简单聊上两句,但他客气地拒绝了:"我顾不上接受采访,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保证人员安全有序撤离。"
与铜陵相比,安徽省的另一个观测点桐城嬉子湖要幸运的多。太阳虽是犹抱乌云半遮面,但时断时续,人们基本观看到了整个日全食过程。每一次太阳冲破云层露出来,人群就是一阵欢呼。
57岁的王德荣凌晨4点就从市里带着自备的专业器材,骑自行车赶到嬉子湖畔。开始时天空还漂着小雨,但他一直坚持在现场守候着。
"好漂亮、太美了,从来没见过这么美的天文奇观,真的等到了!我要抢拍下全过程"。王老伯不时发出感叹,连周围的人们都被他感染着。
"看见了,终于看见了!"初一学生吴越已经上网看过大量日食图片,但是今天亲眼所见,他控制不住地激动。
"感觉自己很幸运。真的!我过去对天空基本一无所知,现在兴趣大大增加。真希望通过努力将来能为祖国的航天航空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他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