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外媒看桐

安庆晚报:桐城观测日全食系列报道(一)

2015-02-09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7月22日,我国将出现近500年一遇的大日食奇观。而桐城市嬉子湖镇处在这次日全食中心带的中心线上,见日食时间达6分钟,是全球观看日全食时间最长的地方。为了方便广大市民、天文爱好者近距离了解、观看日全食,本报从今日起特开辟“日全食系列报道”专栏,敬请读者关注。

  □吴茂松卢向波

  本报讯7月22日,我国将出现近500年一遇的大日食奇观。日全食的全食带将经过我国人口密集的长江流域。届时,只要是处于全食带的公众,均可看到“天狗吞日”的奇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中心程福臻、李志超、陆山等教授来桐城实地考察多次后认为:从天文观测和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嬉子湖是全世界看到日全食持续时间最长、效果最佳的地方,掩食带的中心点就在嬉子湖镇双店村的春和堂。

  观测时间最长

  桐城市嬉子湖镇处在这次日全食中心带的中心线上,初亏时间为上午9时29分零6秒,复圆为9时35分零6秒,见日食时间6分钟,是全球观看日全食时间最长的地方。

  对于天文科技工作者和爱好者而言,每一秒的观测时间,都是极其珍贵的。这次嬉子湖镇日全食观测时间为6分钟,不但是整个21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也是从1814年至2309年近500年间,在我国境内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

  观测环境最优

  找个免受污染、平坦宽阔的地方观测浩瀚神秘的天空,是每一个天文爱好者的心愿。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工业污染的增多,理想的观测地点越来越少。而嬉子湖镇所在的半岛非常适合作天文爱好者观测地,因为它有以下优点:地面灯光对夜天光污染很少;大面积湖水使视野十分开阔,还使较大范围地表温度稳定;地理纬度低而不过热;无工业污染,空气能见度高。

  观测历史悠久

  桐城自古就有观测天象的活动。处于这次日全食中心线上的松山,海拔119米,东临白兔湖,南边是嬉子湖和白兔湖的交汇处,千里平湖,视野开阔,非常适合作为天象观测点。明代天文学家方以智的曾祖母就葬于松山。在松山山顶的巨石上,有两处古代石刻,其中一处石刻中的“巨观”两字清晰可辨。从这里我们不难想象,松山在很遥远的年代,就已经被古人作为观测天象的场所。可见,桐城开展天文观测的历史悠久,而且氛围浓厚。 (一)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