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安徽视窗讯 安徽桐城市新渡镇双墩村青年民兵刘志成,前些年一直在湖南省某农场做工。2007年回家过春节,到家门口的"农家书屋"走一遭,翻阅一些养肉鸽的书籍被深深吸引,便萌生养鸽的念头。说干就干,刘志成倾其所有10万元,从湖南购买种鸽100对,建起养鸽场。刘志成边去"农家书屋"看书边养殖,摸索经验。现在刘志成的养鸽场已有5000对肉鸽,并在本镇徐河村又建起一处养鸽分场,每年纯收入6万元。
桐城市自打建起"农家书屋",很多农民开始告别传统的生活习惯,学文化、学科技的越来越多,思发展,想致富的与日俱增,农村的生产生活习惯明显改变。不少村以"农家书屋"为依托,大力组织开展"多读书、读好书"、"讲文明、树新风"、"拥军优属"、"计划生育文明户"等评选活动,通过典型带动形成学科技、树新风的良好风气。走进新渡镇新城村"农家书屋",20平方米的东面的书架上500多种图书、1500多册,西面挂着30多种杂志、报纸,北面码着100多种电子音像制品,屋的三方摆放一排长条桌子,周围四五位村民正在认真看书。
桐城市共有219个村。"农家书屋"作为该市35项民生工程之一,去年省、市两级财政投资66万元,在33个村建起"农家书屋"。今年省、市财政又投资80万元,再建40个"农家书屋",可望年底前陆续向村民开放。该市"农家书屋"的建成,使农民不用出村就可以读书、看报、学知识,越来越多的农民像刘志成一样,从"农家书屋"这项民生工程中挖到了"金元宝"。农家书屋,正成为农民精神文化的乐园和科技致富的加油站。很多农民深有感触地表白,建金屋,建银屋,不如给老百姓建个书屋!(何进香黄志飞孙传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