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外媒看桐

人民网:桐城市鳏寡孤独有所养

2015-02-09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人民网安徽视窗讯 巍巍龙眠山钟灵毓秀,清朝父子张英、张廷玉双宰相均葬此山。老宰相张英一生为人谦让,留有"六尺巷"旷世佳话。

  张英晚年行走山间,遇樵夫必让路旁。汤汤"婆媳塘"也有动人传说。很久以前,一家病伤后只剩婆媳二人相依为命。老婆婆生病想吃鱼,数九寒冬,贤孝媳脱去衣服坐到"婆媳塘"冰上,用体温融坚冰。也许孝心感动上苍,一条红鲤鱼跃出冰面……。在古老的安徽桐城市的土地上,这两处胜景不但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感情,还映衬着尊老敬老新风。该市新渡镇青年民兵兆文生草根慈善,已连续8年,每年都拿出5000元购买年货,每户5公斤鲜鱼和5公斤鲜肉,用车送给本镇的五保老人。还有该市龙眠办事处城郊居委会77岁的老奶奶钱韵芬,三十年如一日扶养自家87岁的保姆吴发英,并坚持给老人养老送终。

  桐城市辖12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共有219个村。以前,该市鳏寡孤独,均由其所在村民组农户扶养,各地方经济状况不同,出粮出钱不等,更多的是难以兑现。该市自2004年开始落实由政府承担这项民生工程,对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法定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老、残疾或者未满16岁且持有农村户口的居民,给予财政补助,使分散供养年人均标准达到1443元,集中供养年人均标准达到1776元。今年该市7607位五保对象,财政补助912.84万元和年初中央财政人均补助的100元已足额发放。

  在此基础上,该市有关部门还配套连动,进一步完善这项民生工程保障措施,为老人解除后顾之忧。除鲟鱼镇人口太少外,该市已投资882万元,在11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各建设一家设施齐全的敬老院,就医、休闲、娱乐等都有专人照顾,丰富了老人的精神享受,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目前全市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25.8%。该市金神镇黄盆村五保老人姚高氏高兴地说:"是共产党给了我这个孤老婆子的晚年幸福。"(张卫东孙传银)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