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安徽频道讯 今年安徽桐城市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5100人。该市黄甲镇叶宏先生回乡创办了“文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医疗器械加工销售,产品遍布国内外。不仅为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也为国家创造了外汇。更重要的是让40位常年围着锅台转的村妇参加培训后,在家门口圆了就业梦。平均月收入1500元。有村妇高兴地说:“这辈子没指望能进工厂当工人,还有这么多工资!”
桐城市将保民生促和谐作为调整结构保增长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千方百计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该市从2007年开始,财政一再向民生倾斜。三年累计投入民生工程建设资金5.92亿元,其中市财政配套1.14亿元。
该市大力推进山青水秀工程。对企业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项目、生态建设项目等多个领域给予资金补助。依法处理违法企业7家,强制停止新渡、双港两镇电镀废液处理中心,责令限期整改。为保护城区饮用水源,依法关闭了水源保护区内两个采砂场和一个养鸡场,并在保护区内设立告示牌,同时成立巡查组,24小时对两座水库周边进行巡查。另外,市环保部门认真组织对乡镇集中式供水水源保护区进行全面排查,确定了10个镇、13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方案。投资3000万元兴办城南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8万吨。投资5325万元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厂,日处理生活垃圾415吨。
为实现“政府得民心,卫生事业得发展,参合农民得实惠”的新农合目标。该市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实施细则在扩大受益面、简化补偿程序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调整,参合患者当年住院获得补偿累计最高限额为8万元(含慢特病),比2009年度的补偿封顶线提高了3万元。2010年度,全市参合农民已达599768人,参合率比2009年度有所增加,参合患者补偿工作相关细则全部制定到位。
今年该市实施的35项民生工程,向市委、市政府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据统计: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与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沼气建设;免费婚前检查、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等均已圆满和超额完成本年度目标任务。(周正健孙传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