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外媒看桐

中安在线:桐城市多措并举加速承接产业转移

2015-02-09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中安在线讯桐城市紧紧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性机遇,通过深化区域合作、转变招商模式、提升承载能力、打造文化强市这“四驾马车”,不断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推动经济社会新的跨越。

  桐城市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按照“主动融入、全面对接、同城一体、互补双赢”的思路,找准承接产业转移的突破口,立足和放大“中国包装印刷基地”、“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基地”和“中国刷业城”等产业优势,认真组织实施包装印刷、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家纺服装等传统主导产业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鼓励企业开展技术、项目合作,实现优势对接,强强联合,抱团发展。目前,动态总投资达50亿元,由桐城市政府与国家电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共同鉴约开发的桐城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已进入预可研阶段,北京中坤集团投资8.8亿元开发的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龙眠河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华祥汽配工业园等一批大项目的集中开工,吹响了该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强劲号角。

  桐城市充分发挥6个驻外招商办事处常年驻点招商、市内14个镇街道招商小分队灵活多样外出招商的“6+14”招商模式,变“大规模活动”为“小规模对接”,变“四面出击”为“定向突破”,有力地增强了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该市牢固树立“挑商选资”理念,积极谋划和引进牵动性强的重大项目,把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江浙地区作为招商主攻点,积极参加中博会、首届世界包装大会、徽商大会,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重大招商活动。

  据介绍,该市将优化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平台建设放在重中之重,一是以“城市建设提速年”为抓手,加速城市重点工程建设。积极筹划206国道桐城段升级改造、合(肥)桐(城)城际铁路、通江航道等项目建设,构筑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二是夯实园区平台,进一步提升综合承接能力。积极打造“一轴两极十区”的规划整体布局,即以合安路百里工业走廊为主轴、以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市经济开发区和双新经济开发区为新的增长极,以十个镇、街道工业集中区为支撑,构筑立体差异化园区产业转移承接平台。

  桐城文化底蕴深厚,今年该市将整合丰富的人文资源,着力把桐城打造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现代历史文化名城。一是拟在文庙两侧修复建设以桐城古代名人故居、桐城派精品文化陈列馆为主要内容的桐城文化博物园。二是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探索成立“文化旅游投资公司”,将桐城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打包推向市场,引导社会力量投资文化旅游产业,打好文化旅游品牌。三是重点推进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建设,加快推进玉雕文化产业园建设、荣康医院搬迁和宰相府重建、投子寺文化园开发以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工程。加大旅游产品的推介力度,探索旅游跨区合作新模式,努力将桐城打造成合肥经济圈观光休闲文化旅游目的地。(陈俊)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