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3月18日电3月19日,桐城市8.8亿元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项目、投资4.4亿元的华祥汽配工业园等9家招商项目同时开工,市域经济开放性经济日益壮大,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桐城市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为主线,积极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全力推进工业经济提质扩量,全面完成了去年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09年,全市规模工业实现产值135.46亿元,同比增长37.3%,实现增加值45.6亿。全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88亿元,同比增长58.6%;技改投资完成42.8亿元,53个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完成投资21.3亿元,其中10个亿元以上项目当年完成投资13.5亿元。全市112家规模翻番企业完成税收2.22亿元,平均增幅达13.5%,有40家企业税收增幅在20%以上。
突出项目带动,加速结构调整。围绕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努力做到项目计划安排既能保证投资规模,又能体现结构调整的要求,安排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53项,总投资37.72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1.23亿元,年新增营业收入达83.36亿元,实现利税13.47亿元。
启动企业翻番工程,不断壮大规模经济。从2009年开始,该市选择112家规模以上企业,实施三年翻番计划。对翻番企业实行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和信用担保融资服务,确保三年翻番计划如期实现。全年共为14家企业争取市财政担保信用贷款8600万元。
加强平台建设,培植特色产业集群。积极申报国家及省级产业集群、创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项目。7月份,中国塑料联合会命名该市为“中国塑料加工基地”;9月份,国家工信部授予该市大关镇“中国农产品加工基地”称号;12月份,中国刷业委员会命名范岗镇为“中国刷业城”。优势主导产业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不断放大。全市5个镇申报了产业集群平台建设项目,其中新渡、金神两镇跻身全省7个示范产业集群专业镇行列,享受到省级工业园区及示范产业集群专业镇的各项优惠政策。改善融资环境,力破资金“瓶颈”难题。银企合作力度不断加大。2009年召开的第九届银企合作项目对接会共有7家银行和2家金融担保机构与302家的369个项目进行对接,签约信贷资金达20.23亿元。全年签约资金到位17.4亿元,履约率达到86%。在全省较早创立了兴桐小额贷款公司,引进和润投资担保公司,用时积极引进市内外资金,为我市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融资平台。
(张植骏、沈工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