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外媒看桐

中安在线:桐城力促返乡农民工当地就业

2015-02-09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今年23岁的储瑞芳,是桐城市范岗镇人,2005年中专毕业后就到江苏一家手机电池企业当了一名品质工程师。今年春节,小储得知桐城市每年农历正月初八都举办一场大型招聘会,留在当地就业,工资待遇差不了多少,又能照顾到家里,她在招聘会上很快就与当地一家电子企业达成就业意向。

  在桐城,像小储这样的返乡农民工留在当地就业的还有很多。桐城市每年劳务输出有14.5万人,本地企业吸纳就业人口数由2005年的5.2万人迅猛增长到2009年的9.6万人,该市许多农民工纷纷“用脚投票”,选择在家门口工作。

  当地就业人数的快速增长,也从另外一个层面反映了当地企业和经济迅猛发展。2003年的桐城天红制衣公司还仅是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服装加工小作坊,现在已发展成为拥有员工几千人、年产值三千万元的服装出口创汇型企业。一大批像天红、旺润等服装加工出口型企业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飞速发展也吸纳了更多的当地农民工。当地企业为了吸引人才、留下人才,纷纷舍得“下本钱”。该市的陈然原本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外地国有企业的工作,由于考虑到父母年岁大了,就来到了该市的盛运集团,成为了公司的技术骨干,公司为留住人才,无偿为其提供了一套公寓,每月只需交点水电费,去年他的妻子也在公司找到了合适的岗位,两口子每月工资加起来有四、五千元。该市的企业更是从员工利益出发,按照政策为员工按月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工资待遇差距也与沿海发达城市不断在缩小。

  该市政府也充分认识到,农民工实现本地就业,利远大于弊,不仅消除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流动儿童”等社会问题,而且更有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此,该市不断加强农民工的招聘会的频率,为当地企业和农民工提供更多的服务。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初八,该市都会举办大型招聘会,每周三举行例行招聘会、暑期大中专毕业生招聘周,还不定期举办民营企业招聘周、“4050”人员就业援助计划,充分发挥好求职人员和用工企业间的桥梁作用。

  针对一边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另一边是许多务工者由于缺乏一定的技术,找不到合适的岗位的现象。该市根据市场实际需求,通过大力开展“农民工培训”、“阳光培训”、“扶贫培训”等培训形式,开展如电工、焊工等市场需求量大的工种,提高培训转移就业率。同时,还积极整合培训资源,实施“订单培训”,确定了14家培训定点机构,用工企业在招聘市场招聘到人员,通过在定点机构培训,政府通过补贴培训机构,经过几个月的培训,企业招收的员工都成为了一名熟练工,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负担和用工成本。2009年该市共有5100人次接受培训,政府仅投入147万元的培训资金,真正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张植骏)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