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外媒看桐

安徽日报:“三定”引来造林热

2015-02-09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今年春季,我市造林的苗木规划数量比去年增加了30%,新增了油茶实生苗、嫁接苗、扦插苗35万株,但苗木还是供不应求。目前,我们正在追加20%的容器苗的培育量。 ”桐城市苗圃公司的黄主任告诉记者。

  新春伊始,桐城市的大小山场一片繁忙,林农造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林农及社会各界的投资者们通过租赁、承包、山林权流转等多种形式投资造林,目前已完成林地整地13000亩,造林9200亩。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让他们吃下了“长效定心丸”。

  桐城市现有林业用地73万余亩,占国土面积的30%。此次林改涉及12个镇、2个街道、1个省级开发区的190个村,共110274户。该市站在推进农村产权制度重大创新的高度,加强组织领导,规范操作流程,抓住勘界确权等关键环节,把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贯穿于林权改革的全过程。

  勘界确权工作是林改主体改革的关键环节。该市出台《勘界确权实施办法》,将勘界确权分为“七步走”,采取林地所有权与林地、林木使用权分开勘界勾图等一系列办法,让林农摸得着、学得会、易操作。其次是化繁为简,对面积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就以“三定”的四界为准进行确权公示;对群众有争议、有强烈要求的,重新勘界确权。此次林改中,该市坚持分类指导,依法改革。唐湾镇八一村有4个远山集体林场,“三定”后,由村集体统一造林、经营,面积3731.6亩,其中80%是国家公益林。部分村民单纯考虑经济利益,强烈要求砍树分山。该村议事小组通过入户宣传林改政策,征求村民意见,通过多次讨论、表决、公示等措施让村民达成共识:“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