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安徽视窗讯 今年以来,桐城市直面金融危机,拓宽融资渠道、加大项目建设、创新招商方式,化“危”为“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一季度,该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亿元,同比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8.3亿元,同比增长21.6%;财政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30.8%。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为保持工业经济持速、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桐城市努力为广大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满足企业发展的多方面需求。加大实施银企对接力度,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在前不久召开的第九届银企合作会上,该市共落实银企对接项目369个,对接企业302家,授贷总额20.23亿元,涉及9家金融机构,对接项目和签约资金再创新高;同时,该市还推出股权出质登记新政策,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将持有的股权用作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此举更进一步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企业提供了可贵的资金支持。
经济要大发展,须有大项目鼎力相撑。今年,桐城市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抓好重点企业技改、续建、扩建项目建设,落实重点项目领导联系制度,全面推进项目储备、引进、报批和建设,切实提高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和投产率。加快鸿润集团出口高档羽绒深加工及羽绒制品生产技术改造三期工程、丹凤集团年产亿米高档电子级无碱玻纤布三期工程等106个重点项目建设。全市上下围绕上大项目、上好项目,变“五指张开”为“拳头紧握”,齐力抱团,整合分散的小项目,强强联手,打造项目“巨舰”。
项目领头跑,招商大提速。桐城市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同时创新招商方式,亲情招商、友情招商,推行“四个一”机制,争取更多的资金和项目。近年来,该市成功实现与全国民营500强企业浙江金田集团合作,一期投资2.5亿元的年产3.5万吨BOPP塑料薄膜生产线即将竣工投产,山西运城、北京汇源、武汉凯迪、台湾信邦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的相继落户,不仅提高了桐城的知名度,优化了产业结构,更增加了市域经济的综合抗风险能力。今年一季度,该市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达59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12个;合同利用外资9.7亿元,实际到位11.7亿元,同比增长17%。
拓宽融资渠道、用项目、以招商振兴经济的同时,该市积极主动承接省会经济圈辐射,近日,在《中国省会经济圈蓝皮书(2008-2009)泛长三角背景下的省会经济圈》论坛上,桐城已正式纳入省会经济圈范围。该市还稳步推进龙眠河整治及滨河新区一期工程建设,努力把桐城打造成为工贸综合型山水园林城市,并逐步承接省会和长三角等地的产业配套转移。(陈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