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日前,由桐城市吕亭镇养猪能人束仁发与当地329户农民共同投资兴建的第四座现代化标准万头猪场正式投产。养猪基地占地136亩,建成后可年出栏5.2万头肉猪,解决100多名当地农民就业,让728户农民户均增收6200元。
束仁发的第四座养殖基地的建成只是该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吕亭镇通过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发展特色、高效、现代农业,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良性发展模式,带动了当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08年,该镇农业产业化总产值20882万元,年增幅度达11%,人均产业化收入36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34元。
培育优势产业,壮大龙头企业。为适应农业市场化、效益化的发展形势,该镇通过壮大龙头企业、打造农产品品牌等方式,实现了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该镇现有鸿润、霞珍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和2家省级、2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水禽羽绒加工、养殖业、茧丝绸三大主导产业,占全镇经济总量的76%。坐落于该镇的双龙丝绸公司与农户签订养蚕订单合同,当地农户为公司提供蚕茧和桑叶,每年就可从公司获得1640万元的收益。
创新农业模式,发展协会组织。该镇始终把培育和组建农民专业经济合作协会、专业合作社作为发展农业的有效模式,协会外系市场,内系农户、传递信息、引导生产等工作,较好地解决了政府农业部门“做”不好、农民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多种合作组织的建立也为发展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壮大农业企业提供了可靠的人力资源和优质服务。截止目前,全镇共有养猪、养牛、养蚕、水禽养殖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8个,会员达到2000余人。集休闲、肥牛养殖于一体的华东肥牛基地正是通过成立养牛协会,由协会为当地农民提供“四统一”(即统一仔牛、饲料、防疫、销售)和“一分散”(即分散养殖)服务,公司免费为农户提供仔牛,让农户牵牛回家饲养,公司免费定期派专人提供疫病防治、饲料,出栏时统一回购,确保养殖户零风险饲养,公司每年可出栏肉牛4000多头。公司在发展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农民的致富。 (张植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