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外媒看桐

安徽日报:桐城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四个体会

2015-02-09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安庆市委常委、桐城市委书记 汪莹纯

  桐城市作为省第二批六个试点单位之一,参加了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我们获得了以下四个体会:

  一、正确处理好四对关系,是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一是要正确处理理论武装与实践的关系。一方面要加强理论学习,切实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着力转变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要积极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二是要正确处理党员领导干部、普通党员、群众的关系。一方面切实充分调动党员领导干部、普通党员参加学习实践活动两个积极性,坚决避免出现“两种现象”:只有领导干部在动,广大党员闲在一边;领导干部、普通党员均不动,只有活动具体经办人员和领导秘书发发文件、写写材料,敷衍了事,走过场。另一方面要充分吸纳群众参与,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凝聚群众智慧。学习实践活动整个过程都要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各方面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思想状况,真正请群众参与、监督、评价。三是要正确处理学习实践活动与日常工作的关系。要坚持学习与实践合一,把学习实践活动真正融入到解决日常工作的实际问题中去,坚决避免学习实践活动与推动日常工作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切实办好一批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四是要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的关系。一方面,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要坚持边学边查边改,着力办好一批符合群众内心期盼的好事、实事,及时解决一批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修订、废止、出台一批制度文件,为推进科学发展提供思想和体制机制保证。

  二、把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具体细化为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模式,才是最大实践。科学发展的理论,必须同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变成生动的实践。对那些被实践证明符合实际的科学发展思路和工作措施,必须建立起相应的保障机制,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不因时而变、不因事而废、不因人而异。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探索总结了79个基层单位的科学发展有效做法,就是把科学发展观由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桥梁,以身边科学发展的鲜活实例来引导广大民众参与到科学发展实践中来。如果只是满足一般的号召和简单的学习,效果不会好。我们深刻认识到,推进科学发展必须紧密联系桐城实际,把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真正融汇到推动工作落实的实践中去,才能找到科学发展的路径。

  三、破解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难题,必须集中攻坚,逐个击破。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难题,往往都积淀着较深的矛盾和问题,解决起来常常较为棘手。解决这些难题,必须集中时间力量、整合优势资源、多方攻坚克难,形成强大的工作阵势。学习实践活动期间,为解决好制约桐城科学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市委、市政府实施了宜居环境、便民服务、平安桐城建设等十二项工程,都是采取集中攻坚的办法,逐个加以破解的,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每战胜一个困难,每破解一个难题,就会赢得群众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就会积累更多克难攻坚的经验和本领。在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实现崛起、建设美好桐城的征程中,面对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我们都以科学发展为准绳逐一解决。四、坚持把造福民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是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把握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新变化,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群众。学习实践活动期间,我们坚持以民为本、以和为贵、以稳定为重,统筹解决就业、增收、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实现好、维护好民众的根本利益,使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过程,成为不断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的过程,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另一方面,广大民众在享受经济社会发展丰硕成果的同时,进一步拥护科学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参与科学发展的行动,在更高的层次推进科学发展。

  四、坚持把造福民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是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把握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新变化,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群众。学习实践活动期间,我们坚持以民为本、以和为贵、以稳定为重,统筹解决就业、增收、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实现好、维护好民众的根本利益,使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过程,成为不断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的过程,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另一方面,广大民众在享受经济社会发展丰硕成果的同时,进一步拥护科学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参与科学发展的行动,在更高的层次推进科学发展。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