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下午,桐城市大关镇青龙村山边组一深达十米的水井,在村民进行改造时突然发生塌方事故,一位村民被埋压在口径一米五的深井中生命垂危。桐城消防经过近六小时的全力大营救,消官兵冒着多次塌方的危险,终于将被埋压于井中的村民救出并送医。
桐城市大关镇青龙村山边组笪某家的水井由于年代久远,水质开始出现问题,为了对水井进行改造,7日上午,笪某特请打井工章仁照、章伦照兄弟俩前来改造水井。下午14时许,当章仁照刚下到井底时,水井突然塌方,章仁照当即被埋。事发后,桐城市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纷纷到达了现场,现场迅速成立了救人指挥部。
指挥员现场立即进行了现场察看,井深十米左右,塌方土层厚度在井底部约有7米,并且当地的土质全是松软的沙土,救援难度大。由于井内口径比较小,只有一米五左右,消防队员如果下去救援,上方泥土一旦全部塌方,后果将不堪设想。
消防官兵冒险下井施救
消防官兵到场后,立即投入到救援工作之中去。当时井下的情况十分不容乐观:被困者几乎全部被埋住,水井内部空间狭小,四周一些土壤明显有松动迹象。“必须赶快下去,将四周土壤加固、防止再次塌方。”施建华大队长焦急的说。“我去!我去!”消防官兵们纷纷请战,指挥部命令身体素质较好、救援经验丰富的陈健、陶文平两名同志下井救援。消防官兵下井后,首先由一名官兵和被埋者谈话,稳住他的情绪,让他节省体力;另一名消防战士利用木板将松动土层加固,现场情况暂时得到稳定。
此时,被埋者却发出痛苦的呻吟,呼吸不畅。原来是因为身处井下、空气稀薄而且胸部以上都被泥土埋压!快!消防官兵用短锹等工具,首先将被埋者周边的土壤清理出来,不久被困者情况明显好转。
三小时人工挖掘见曙光
“立即组织向下挖掘!”指挥部下出命令。第一小组,由二位消防官兵组成,负责在井下挖掘泥土,其它人员在上方组织转移泥土、做好安全工作。当已经挖掘到被困者胯部上下时,险情再次发生:原来,有序将井下的泥土挖出,井上部的泥土压力全部集中下压,加上当地土质松软随时有可能再次发生塌方。
大队指挥员根据现场情况,立即调整救援部署:首先迅速组织利用木板加固井壁,防止再次塌方;其次向当地群众寻找一只铁通,罩住被困者,防止发生塌方时泥土将被困者埋没;最后迅速联系挖掘机,从水井附近挖掘至现水井深度以下,再用人工组织抢救挖掘。
当挖土机到达现场时,已经经过三小时的人工挖土。挖土机驾驶员迅速在塌方水井附近开始挖掘,并逐步向塌方水井靠拢。经过2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挖到与被埋人员的相邻位置。
施救中又多次发生塌方
这时指挥部派出的二名消防官兵站在挖土机上深入到井下进行救援。到达井底后,一名消防官兵利用双手刨开泥土。但在这时上层泥土再次发生塌方,后方保护人员迅速将井底救助人员拉回地面。
指挥部决定必须利用挖土机再次挖土将周围的空间拉大才能进行救援。由于工程量大,持续时间久,救援工作进展缓慢。这时,救援人员不断稳定被困人员情绪,给他补充能量,利用氧气袋给他补充氧气。正当挖掘工作顺利进行时,突然现场安全员大声喊:“下面的人快上来!上面要塌方!”原来,由于土质松软,救援人员右侧的土方突然发生塌方!消防官兵迅速爬上来,当情况稳定后,消防官兵又奋不顾身的开始救援。
六小时才救出被困人员
当晚19时45分,在全场整齐的“一二三”呼喊声中,救援人员终于利用被埋压者身上的保险绳将被埋人员拉出了“困井”。当被困人员被救出时,现场响起热烈而持续的掌声!
经过近六小时的全力大营救,被埋压人员被救出后,当即被消防人员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志廷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