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外媒看桐

人民网:安徽桐城市力促农业保险扩面

2015-02-09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人民网安徽视窗讯 安徽桐城市龙眠街道东胜村疏义兵,从事生猪养殖多年,对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一直心存感激。去年,他养殖的30头能繁母猪全部进行了投保,总保费1800元。他个人仅出保费360元,中央、省、市财政补助保费1440元。去年他家的能繁母猪死亡4头,桐城市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及时将理赔款4000元送到疏义兵的手中。

  2007年桐城市全面启动能繁母猪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能繁母猪每头60元保费,分别由中央、省、安庆市、桐城市四级承担保费的80%,养殖户每头保费承担20%。两年来,桐城市能繁母猪累计投保25330头,共出险760起,养殖户共获得赔付款76万元。

  今年,桐城市又把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三十五项民生工程之一全面铺开,涉及的农业保险品种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各品种年保费分别为水稻15元/亩、小麦10.4元/亩、棉花15元/亩、油菜10.4元/亩;能繁母猪60元/每头。各品种保费承担比例分别为:种植业保险保费中央财政补贴35%,省财政补贴25%,市县财政补贴20%,种植场(户)承担20%。养殖业保险保费根据不同品种,实行差异化补贴,其中,能繁母猪保险保费中央财政补贴50%,省财政补贴21%,市县财政补贴9%,养殖场(户)承担20%;奶牛保险保费中央财政补贴30%,省财政补贴21%,市县财政补贴9%,养殖场(户)承担40%。

  为全面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工作,桐城市早动员、早部署,及时出台了《桐城市2009年政策性农业保险(种植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将全市早稻339080亩、中稻163530亩、晚稻373280亩、小麦64250亩、棉花54252亩、油菜210310亩所需收取的农户保费,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分解落实到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并逐步分解落实到村到户。目前,该市2009年春季油菜投保工作已全面完成,累计投保油菜16万亩。

  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中,桐城市主要是以“五到位”推进试点工作。一是组织机构到位。各镇(街道)镇长、主任亲自抓,及时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专门组织,各财政所(分局)长担任农险办主任,并在各行政村设立一名协保员,建立起政策性农业保险县、镇(街道)三级工作网络,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二是政策宣传到位。市农险办积极协调市财政局、市农委和国元保险桐城服务部等单位,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开辟专栏、印发农业保险知识宣传单,召开座谈会和知识培训等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意义、保险模式、业务流程、政策措施和保险主要条款等,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使农户充分了解保险信息,增加农户的保险意识,使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知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三是工作部署到位。农业保险工作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加强沟通,协同推进。市农险办按照市农委、统计局提供的我市水稻、油菜、棉花、小麦的实际种植面积,分解落实到各镇、街道,按照农作物的生长期,确定各险种的申报时间;各镇、街道将市下达的指导性任务,逐村分解到户。市农险办还根据工作需要,制定了业务操作流程,对收取农户保费使用的收据、农业保险原始资料和出险后查险定损工作做了明确规定。四是保险服务到位。市、镇(街道)农险办、国元保险公司和各职能部门做为农业保险的经办机构,要从服务“三农”的全局出发,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工作,以服务质量取信于民,为参保农户提供全方位服务。通过深入细致地宣传保费补贴政策、保险条款等内容,按照预防为主、防赔结合的方针,帮助农户防灾防损,出险后要积极协助农险办做好灾后理赔工作。五是督查奖惩到位。市农险办定期对各地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农业保险作为该市三十五项民生工程项目之一,已被纳入到“民生工程”工作考核体系中,通过奖优惩劣,严格工作纪律,严肃查处农业保险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违纪、违规行为。(叶光明孙传银)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