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讯(通讯员:陈俊)日前,桐城市申报的“水稻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等3个项目已获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立项,并获得1200万元的中央国债项目资金扶持。连日来,桐城市8个向上“争项目、争资金”工作组、6个“引项目、引资金”对外招商办事处、19个“下企业、进农村、到工地”帮扶小组,共400多名机关干部,纷纷跑省进京争项目、主动出击引企业、下企进村解难题,全力促进经济在“金融寒冬”中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为将中央、省、市破解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迅速转化为促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大动力,该市鼓励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多上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项目同时,由市发改委牵头,加强与上级发改委保持紧密联系,加大跑省跑部力度,进行对接。目前,该市发改委已摸排出涉及8个方面31个项目,总投资额达83.5亿元。同时,他们还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全力争取项目资金,以此搅动本地市场,激活消费,扩大内部需求。该市农委成立了农业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农业项目的申报、管理和建设,按照“选准一个好的项目、绘制一个好的蓝本(可行性报告)”的原则,共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了16个项目。
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进一步明确招商重点方向。该市紧紧围绕产业链谋求突破,突出抓好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新兴及节能环保产业的招商引资,形成更为先进的产业结构和关联集中的企业集群,先后引进了一大批具有牵动性和战略性的大企业,如金田塑业、强大饲料等。其次,紧紧围绕大企业毫不动摇地招大引强,认真分析大企业的战略布点,力争在国内大企业和上市公司方面取得一定突破,重点是针对在安徽没有布点的快速消费品生产企业,作好主动对接。为进一步优化招商服务环境,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该市紧盯住每一个签约项目。定服务小组、定联系人、定职责、定建设力度,及时了解落户企业开工、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促使在建项目早日投产并产生效益,签约项目早日开工,形成良性循环,确保该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日,该市6个对外招商办事处又深入到浙江、广东、福建等省市,对3个亿元以上、5个5000万元以上的在谈意向项目进行重点攻关。据了解,从现在到明年底,预计洽谈的重大项目有30—40个将开工建设。
该市还积极开展百名干部下企业、进农村、到工地活动,及时发现和破解企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重点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如今,该市19个帮扶小组100多名干部活跃在广大企业、农村、工地上,深入宣传中央、省、市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各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及时调度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帮助龙头企业在危机中抢抓机遇,不断提高企业生存力和竞争力;积极帮助农民解决在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经营等方面的问题,帮助1000多名返乡农民工通过“再就业培训”和“农民工培训”实现了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