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黄甲镇向阳村属于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全村山场总面积12261亩,22个村民组,总人口1601人。这次通过林改,全村10021.7亩山场确权到户,还有2239.3亩山场,经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由村组集体经营,其中村林场2028亩收益按村民和集体2:8分成,从而彻底解决了林场利益纠纷问题。桐城市林业局巧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东风”,妙解林业可持续发展难题,为学习实践活动注入了活力。
加快项目申报工作,强化林业招商引资。桐城市林业局面对金融危机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冲击,把服务“三农”作为重中之重。针对木材加工业疲软现状,积极与省林业厅和省发改委等上级单位衔接,争取项目和资金,包括退林还林后续产业2500多万元工程项目资金、长江防护林项目、生态林保护项目、雨雪冰冻灾害生态恢复项目、兴林抑螺项目、武汉凯迪控股投资有限公司建设的生物质能源林纷纷落户,并正在规划20万亩的薪炭林基地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和基地建设夯实林业发展根基。
健全体制机制,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桐城市林业局坚持以林改为动力,有效解决林农增收和市场配置资源问题,实现“山有主、主有权、权有责、责有利”。大关镇卅铺村因现有散生河堤、道路、房前屋后林木大多产权明晰,零星散落,没有纳入发证范围。林业局和卅铺村确定,将丘陵和圩田口区河堤林木纳入依法管理范畴,改变放任自流现象。同时市林业局因地制宜推进林改,对“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和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为内容的“三定”以来的山林,予以巩固确认,完善提高村集体林场,永久确定自留山、责任山的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通过林改,形成了新的森林权属格局,涉及全市13个镇198个村的林地总面积73.3万亩,集体经营10.3万亩,责任山34万亩,自留山22.2万亩,外部承包0.3万亩,其它形式经营6.5万亩,从而一改过去僵化的集体经济模式,增强了林业经营活力。
桐城市林业局供稿作者:华顺生彭旵生程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