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城招聘网
  •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乡镇

孔城镇砂岗村:六尺巷法解心结,乡邻重拾旧日情

2025-10-17 来源:孔城镇 撰稿:徐国欣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孔城镇

孔城镇砂岗村最近有件暖心事。一起困扰村民张春霞与赵志贵多年的债务纠纷,一笔拖欠已久的12980元工程款被砂岗村成功运用“六尺巷调解法”顺顺当当地解决了。

这笔债务源于数年前的厂房建设工程。左庄村民组张春霞为青山村民组赵志贵施工后,彩钢瓦和地坪余款一直未结清。多年来,张春霞多次催要无果,赵志贵长期在外,沟通不畅让矛盾逐渐积累。今年6月16日,张春霞无奈报警,民警通过电话联系赵志贵,其承诺7月30日回桐城还清债务,但双方的信任已濒临破裂。

这两个村民组的负责人盛主任得知情况后主动介入,没有简单“就事论事”,而是以“六尺巷工作法”为指引,围绕“听、辨、劝、借、让、和”六字诀,一步步融化双方心中的冰层。

“表面是钱的问题,根子上是心结。”盛主任先拨通了张春霞的电话,听她细数这些年讨债的委屈与不易;又联系上远在广东的赵志贵,听他讲述在外的艰辛与难处。摸清症结后,摸清了来龙去脉,盛主任心里有数了。他先劝赵志贵:“咱们砂岗人最重情义,你在外头不容易,可也不能寒了村里人的心啊。”又安慰张春霞:“钱肯定要还,但也得容他凑一凑,你说是不是?”

由于双方信任的崩塌,所以事件进展缓慢,但转机出现在一次深入沟通中,盛主任借“六尺巷”典故劝道:“古人说‘让他三尺又何妨’’,咱们今天虽不讲让地,但讲让一步、宽一心。你们一个在村里不容易,一个在外打拼也难,互相体谅,事儿不就解决了吗?”真诚的话语打动了双方。赵志贵主动表示:“是我拖得太久了,我近期先还一部分,剩下的七月底前全部结清!”张春霞也被这份诚意感动,答应不再步步紧逼。一场眼看就要闹上法庭的纠纷,就这么心平气和地化解了。村里人都说,这是“六尺巷”的新风吹到了砂岗村。

这一案例是砂岗村深入推广“六尺巷工作法”的缩影。“六尺巷调解法”不仅是方法,更是一种情怀。它让村民在化解矛盾的同时,也找回了邻里间的温情与信任。

如今,张春霞和赵志贵虽远隔千里,却因一句承诺、一份谅解,重新连起了信任的桥梁。六尺巷的暖风,又一次吹进了普通村民的生活中。(徐国欣)


来源:孔城镇
撰稿:徐国欣
责编:一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