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六尺巷社区两委干部监督修墙施工质量和进度。
近日,文昌街道六尺巷社区南门街上一处饱经风霜、涉及三户居民的公墙轰然倒塌,碎石瓦砾散落一地,不仅影响居民顺畅出行,更因修墙费用分摊问题,让原本和睦的邻里关系骤然紧张。六尺巷社区两委干部及时介入,运用“六尺巷工作法”化解心结,促成三户居民出资修墙,快速消除了危及一方和谐稳定的隐患。
在出资修墙问题上,所涉三户居民意见不一。“这墙是三家共用的,但每户共用面积不同,出同样多的钱不合理……”住户姚家首先提出异议,她认为自家受损最轻、不愿承担同等费用;另外两家住户则认为,这面墙三家共有,修葺费用理应三家平均分摊。矛盾因此而生,修墙之事陷入僵局。
图为修葺一新的公墙。
该社区两委工作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到现场察看,把三户居民代表约到社区“德邻社”党群服务站。社区调解员从六尺巷“礼让三尺”的美谈说起,引导他们不忘邻里守望相助的温情、践行“以礼为先、以让为贤、以和为贵”的美德。经过真诚沟通与坦诚协商,三户居民最终达成共识:摒弃“平均分摊”的执念,按照各家房屋受墙体影响的实际程度、受益面积来分摊修墙费用。随后,施工人员进驻,着手修复公墙;社区两委抽调干部监督修墙施工质量和进度。从矛盾产生到新墙修建竣工,前后仅用了不到4天时间。
如今,崭新的公墙不仅比从前更加坚固美观,更成了邻里和睦的“见证者”。这一矛盾的圆满解决,正是“六尺巷工作法”在桐融入基层治理、化解邻里纠纷的生动实践,也让六尺巷“和谐礼让”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叶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