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近日从桐城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心获悉,截至今年8月底,16930人次失地农民已按月享受养老保障待遇,当月新增到龄领取待遇的失地农民共112名,实现了“应保尽保、应享尽享”。
近年来,该中心秉持扛牢民生责任、深耕保障服务的工作理念,扎实做好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待遇发放工作,以“精准化、高效化、安全化”的服务,为全市被征地农民撑起老有所养“保护伞”。
动态管理保“精准”。该中心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实行动态管理,针对当月新增的到龄领取待遇人员,安排专人提前核查参保信息、查阅征地录入档案、与全国社保平台进行比对,确保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个人信息及账户信息填报准确,确保他们按时足额享受养老待遇,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据统计,今年8月,16930人次失地农民已领取养老保障待遇共计370余万元,当月新增112名到龄领取待遇人员,有效保障了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信息共享保“安全”。在保障待遇及时发放的同时,该中心驰而不息抓牢“基金安全”,有效防范基金流失风险。该中心与公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对公安机关提供的户籍迁出、身故等12.6万余人次信息进行逐一比对筛查,精准核实领取待遇人员的生存状态与资格条件,坚决杜绝重复领取、违规领取等问题,实现养老保障基金安全,切实守护好失地农民的“养老钱”。
下一步,桐城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心将继续优化服务流程,强化部门协作,以更精准的服务、更严格的监管,持续提升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水平,为构建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贡献力量。 (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