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六尺巷工作法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研讨会开幕式现场。
10月18日,六尺巷工作法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研讨会在桐城六尺巷社区治理学院举行。中国法学会副会长赵昌华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讲话。安庆市委书记孟景伟、安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福华、省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许静静分别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安庆市委副书记廖强主持研讨会开幕式。
图为六尺巷工作法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研讨会现场。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所长周占华、副所长姚国艳,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吴金水,安庆师范大学校长彭凤莲,省委党校副校长潘理权,安庆市领导徐雄、王赵春,桐城市领导章周中、刘存磊、祖聪、董红军、殷锐,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柳芳、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储琰等出席研讨会开幕式。
图为中国法学会副会长赵昌华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讲话。
赵昌华在讲话中指出,举办此次研讨会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举措,正逢其时、意义重大。要坚定文化自信,在历史传承和时代发展中充分认识“六尺巷工作法”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要深化理论研究,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学理支撑;要坚持实践导向,激活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创新动能,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贡献力量。
图为安庆市委书记孟景伟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
孟景伟在致辞中表示,举办这次研讨会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近年来,安庆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系统构建并全域推广“六尺巷工作法”,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希望以这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汇聚各方智慧,深化理论研究,优化实践路径,扩大品牌影响,不断创新提升“六尺巷工作法”,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安庆智慧”“安庆方案”。
图为安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福华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
李福华在致辞中说,将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组织保障;汲取历史智慧,夯实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价值支撑;强化基层基础,驱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创新。
图为省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许静静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
许静静在致辞中肯定了安庆在传承发扬“六尺巷工作法”方面取得的成效,诚邀大家常来安徽,亲身感受礼让文化与善治实践的生动融合。
图为安庆市委副书记廖强主持研讨会开幕式。
研讨会开幕式上,六尺巷社区治理学院客座教授、安徽省六尺巷工作法研究中心研究员获颁聘书,颁发了六尺巷工作法核心内涵表述语获奖证书、优秀论文证书。西北政法大学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汪世荣,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德福,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李德,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安庆师范大学黄梅剧艺术学院学术院长韩再芬分别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
图为六尺巷社区治理学院客座教授获颁聘书。
图为安徽省六尺巷工作法研究中心研究员获颁聘书。
图为六尺巷工作法核心内涵表述语获奖证书颁发现场。
图为六尺巷工作法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优秀论文证书颁发现场。
当天下午,研讨会开设三个分会场,围绕“打牢社会治理文化根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人民内部矛盾要用调解的办法解决”三大关键议题,组织与会专家学者与党员干部进行了深度研讨和交流。
图为西北政法大学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汪世荣作主旨报告。
图为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德福作主旨报告。
近年来,桐城市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深挖六尺巷典故内核,创新打造了以“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为基本精神、以“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为工作体系、以“党建领事、礼让和事、群众说事、多元解事、网格管事、群力防事”为主要内容、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总体目标的“六尺巷工作法”。
图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李德作主旨报告。
图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安庆师范大学黄梅剧艺术学院学术院长韩再芬作主旨报告。
如今,“六尺巷工作法”已经走出桐城,在安庆、安徽乃至全国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六尺巷工作法获评“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入选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等国家级荣誉10余项。 (安庆全媒体记者 杨浔 唐秀婷 桐城融媒体中心记者 金洁 吴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