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岁时节日】祭扫趁清明

2017-07-31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民间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岁时节日
清明,即清明节,又称“植树节①、“踏青节”。为流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兴农事、祭祖宗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三月间。

清明节源自晋以前。唐宋时期,主要风俗内容为:插柳、植树、扫墓、踏青等。唐宋以后各朝代,风俗大体相沿,以至二十世纪初仍是以祭祖、扫墓、植树、踏青等为主要内容。二十世纪中期,添进了不少如拔河、放风筝、荡秋千、斗鸡等娱乐活动。扫墓添加了重要内容:祭扫烈士陵园和烈士墓。

桐城人自古重视清明节,“祭扫趁清明,墓上烧纸呼远祖,社前携酒供新坟②”一旦清明节来临,出远门的纷纷归返,徙居在外的也告假回家,常居者更是要作好祭扫前的准备。扫墓时间除清明节当天,还可“前三天,后一七”,即清明节前三天,后一天和后七天。祭祀品主要为纸钱:表纸冥票、黄钱宝锭等,以及制做一束五色(或两色以上)清明标。有讲究者,还备上三牲和经茶经酒。全国解放后,清明节烧纸钱祀祖的风俗仍在沿续。但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于森林茂盛防火问题突出,一些祭祖者改烧纸为插清明标子、敬献白花。此举于国于民有利,又表达了祀祖心愿,值得大家提倡。

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和烈士墓,自解放后就已成为中、小学和一些单位的必行活动。县城(公元一九九六年撤县设市)中、小学和城周围学校的师生们,每年都涌进西门烈士陵园向革命先烈敬献白花。一些乡镇学校就近为烈士扫墓,如金神一带拜谒施从云墓,挂车河镇一带凭吊宋海珊墓。

桐城古有“桐城八景③”供踏青者观赏,如今游玩观赏的地方更多,有飞流直下誉为“响玉泉”的披雪瀑,有集多种书法字体刻工精细的椒子崖、绕云梯、石门冲等处的摩崖石刻,有新修复的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墓,有誉为“中九华”的投子山佛教庙群,有清逸秀丽的龙眠山、耸峙雾绕的小龙山,还有烟波浩渺的菜子湖,等等,桐城历史悠久,山川秀美,诸多风景名胜足够踏青者饱享眼福。

清明节植树,已成为桐城人必行的一种劳动习惯,“把住惊蛰关,树苗栽满山”。桐城的绿色植被越来越好。

①植树节:我国曾于一九一五年由政府颁令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一九二九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一贯倡导植树造林,便把植树节改在孙中山先生逝世的三月十二日。一九七九年第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决定,仍以三月十二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②“祭扫趁清明......”:摘自《龙眠杂忆》。

③桐城八景:八景之名始见于明弘治三年许浩纂修的《桐城县志》。八景为:桐梓睛岚,练潭秋月,投子晓钟,孔城暮雪,浮山夕照,枞江夜雨,竹湖落雁,荻浦归帆。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民间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