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综合资讯 > 周边

安徽实施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 累计补偿资金达12.36亿元

2019-09-28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韩震震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2014年安徽启动实施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以来,区域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补偿机制不断完善,补偿项目实施不断推进,其中大别山区的六安市、岳西县累计获得补偿资金达12.36亿元。

         9月26日上午,安徽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了关于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情况的报告。

        安徽省大别山区涉及六安、安庆两市,占全省总面积的16.9%,是国家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区内建有佛子岭、梅山、磨子潭、响洪甸、龙河口、白莲崖等六大水库,以及横排头、红石咀、梅岭牛角冲等三大渠首。以此为依托建成的淠史杭灌区是我国最大的人工灌区。

       为了统筹大别山区上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持和改善大别山区水环境质量,安徽于2014年出台《安徽省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承担”的原则,在合肥市、六安市和岳西县启动实施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

        报告称,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工作实施5年来,水质均达到补偿条件。六安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皖西大别山区六大水库水质良好,淠河总干渠水质稳中趋好,为合肥等地提供了清洁水源。岳西县黄尾、姚河出境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II类标准,为淠杭流域上游水环境安全提供了保障。

       据统计,工作实施以来,补偿资金累计达12.36亿元,其中六安市获得11.94亿元,岳西县获得0.42亿元。同时,安徽省财政、生态环境等部门通过生态环保专项资金,加大对大别山区生态良好地区补偿力度,5年来共安排六安地区环保专项资金11亿元。

      随着工作的持续推进,补偿机制也在不断深化。2017年12月,安徽将姚家河岳西—舒城跨界断面和杭埠河、丰乐河六安—合肥跨界断面列入补偿范围。六安市将地表水断面责任归属进一步细化到县区,更好促进大别山区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合肥、六安还签订了《跨界水体水污染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监测、执法、整治等工作。

        在补偿资金的支持下,六安市、岳西县生态环保项目得到有效实施。截至目前,六安市分七批次下达实施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项目308个,总投资16.2亿元,目前已有172个建成投入运营。岳西县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污水处理、小水电站拆除等项目,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生活环境和淠河流域水环境质量。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韩震震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