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综合资讯 > 周边

歙县一乡镇竞卖明清古祠堂构件被叫停

2017-09-14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古祠堂 歙县
 日前,黄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关于终止歙县坑口乡阳坑村王氏宗祠部分旧材料及构件资产产权转让的公告”,发布方坑口乡政府称是根据上级要求“叫停”这一行为。不久前,该平台发布的这一明清古祠的构件产权转让公告,坑口乡政府也是发布方之一。



王氏宗祠正面的五凤楼
 


红体部分为王氏宗祠
        官方竞卖古祠堂构件引争议
 
  8 月30 日,歙县坑口乡政府和黄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歙县分中心联合发布“歙县坑口乡阳坑村王氏宗祠部分旧材料及构件资产产权转让”的交易公告,称转让行为已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
 
  王氏宗祠坐落在坑口乡阳坑村四安村民组内,建造于明清,徽派砖木结构,三进五开间,面阔10.5 米,进深36 米。由于年久失修,现中、后进全部倒塌,前进五凤楼后檐局部倒塌,整个祠堂大部分墙体倒塌,剩余的前进墙体也岌岌可危。公告称,为消除安全隐患,转让王氏宗祠地上拆除尚存材料及未拆除的旧材料及构件资产产权(不含房屋地基的基座),竞卖底价为90840.00 元。公告也明确受让后的旧材料及构件仅限用于歙县域内的古建筑维修保护,不得运往外地等。为确保这一要求落实,竞买方要交2 万元履约保证金。
 
  不过,该转让行为公开后,也在社会上引起了一些争议,有徽文化研究及爱好者认为祠堂属于国有资产,应该修缮保护,而非简单的一卖了之。
 
  叫停后如何处置暂无定论
 
  9 月8 日,黄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公告称,接歙县坑口乡政府函告:“根据县领导的指示,因坑口乡阳坑村王氏宗祠属国家文物建筑,不宜拍卖处置。”故终止该转让项目。
 
  9 月13 日,歙县文物局负责人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接到相关反映在了解情况后,县里决定终止这一竞卖转让。后期如何处置,暂时还没有定论。该负责人称,转让和拆除是为了消除安全隐患。要保护的话,仅门楼等部分维修要二三十万元资金,全部完好修缮的话耗资更大,歙县类似情况较多,靠政府财力确实困难。
 
  长期专注徽州古村落及古建现状调查和保护的摄影师张建平称,实地走访发现阳坑村是沿河而建的典型徽州古村落,该祠堂所处区域比较好,祠堂的五凤楼保存较好。有当地村民也表达了保护意愿,还称愿为此捐资。
 
  张建平认为,徽州古祠堂是不可再生的珍贵古建,在风雨中倒塌或人为拆除都很可惜,竞卖祠堂构件对古建筑保护也开了不好的头,歙县官方及时“叫停”了竞卖,但古祠堂依然面临保护问题。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