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综合资讯 > 社会

【身边的战“贫”故事】姚老根:带贫农场“香”醉贫困户

2020-09-23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余飞 张芬芳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大关镇 贫困户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大关镇甑山村的雨顺家庭农场里,一派丰收景象。刚走进门就是一片20多亩的梨园,3500棵两米高的梨树排列得整整齐齐,每棵梨树上挤挤挨挨挂满了二三十只黄橙橙的金果梨,一只重达两三斤,从套果袋里探出头来,露出金灿灿的脸。梨园里热闹非凡,一边是20多个贫困户在这里抢收梨子,一边是游客们自己体验采摘乐趣。
 
  一副农民打扮的姚老根从梨树林中走出来,笑盈盈地说道:“之前种的是翠冠梨,比这个梨还好,鲜甜可口,就是成熟期太短,所以换了金果梨。”姚老根早些年在这片农场上种梨子,一路摸爬滚打,他发现种梨风险大:雨水、台风、害虫都可能带来损失;梨子趁鲜抢收上市,价格被一压再压。“依靠卖鲜梨,基本上挣不到啥钱!”他回忆道。
 
  于是,他开始探索鲜果再加工之路,将梨子再加工成酒酿,低端变高端,实现转型升级。2018年,姚老根积极争取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发展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建设仓库用于酿酒发酵。该项目效益一年好过一年,到今年已经累计给贫困户分红5.9万元,带动260户贫困户增收。
 
  为积攒酿酒经验,他还尝试用小麦、玉米、高粱等酿造白酒。发酵、装仓、搬运等工作都靠村里发动贫困户来担纲,带动10多名贫困劳力实现稳定就业。为加快研发梨酿酒,姚老根拜访了不少农学专家,请了中科院院士帮助试验。陈酿开坛时候,香飘四野,醇厚香浓,引起许多客户的追捧。很多人都从外地慕名而来,闻香品酿,梨酿酒渐渐有了名气。
 
  其实,姚老根并不是他的本名,但大家都习惯这样称呼他,他自己也喜欢这个称呼。现在,姚老根既是他的名字,也是他的产品品牌。去年底,姚老根正式注册“姚老根白酒”商标。就这样,“姚老根”一步步把按斤零卖的散装酒做成了整箱批发的瓶装原浆,市面上单瓶售价一两百元,正在逐步向大超市、大酒店推广,争取更多订单。
 
  农场的后山,姚老根放养了上百只大白鹅。他用酒糟喂鹅,养出来的鹅肉自带香醇,这又是他操办的创新项目——生态农场。“起初,我养鹅是为了梨园除草,等梨子收完,放鹅进去除草灭虫,我的梨从来不用打农药。”这种放养的鹅肉质好,深受消费者喜爱,一只能卖到150元。
 
  姚老根还在农场空地上挖了一口鱼塘,平时将梨园护网上抓的昆虫和杂草喂鱼,现在有的鱼都已经长到三四斤了。姚老根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看鱼在塘里甩尾放花,想着到了年底就可以过一把“肥鱼烧鹅一壶酒”的瘾。
 
  今年受汛情和酷暑的影响,农场的梨普遍早熟,姚老根转身又加入到抢收梨子的行列。大伙儿跟着他干,脱贫致富奔小康,曙光在望。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余飞 张芬芳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