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5岁的大关镇歧岭村村民孙全兵曾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从不“等、靠、要”,靠自己的双手,发展肉牛养殖,实现了从贫困户到致富能手的华丽转身。
四面环山,一条小溪穿涧而下,孙全兵的牛棚就搭在溪水旁。在孙全兵看来,牛要养得好,吃食最重要。9月17日一大早,孙全兵没顾上吃早饭,赶忙把牛送去田里吃草。孙全兵早年做木匠为生,在卅铺卅新街开了个家具店,生意还过得去,但因妻女患病,一年下来,赚的钱比不上赊的账,生活十分困难。2014年,孙全兵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为帮助孙全兵顺利脱贫,市、镇、村三级从产业扶贫、社会兜底保障等方面对他家精准帮扶,而不甘贫困的孙全兵通过考察,决定靠养殖肉牛来摘掉“穷帽子”。然而,债务缠身的他并没有本钱买牛,结对帮扶人在得知孙全兵的想法后,给他家送来了8头大小不一的牛。
解除了后顾之忧,为养好牛,孙全兵关了家具店,从镇里搬回了老家,吃住在牛棚里,虚心请教同行,参加村里组织的培训,几年下来,孙全兵掌握了一套丰富的养牛经验,清牛圈、修牛舍,到母牛配种、繁育,孙全兵都亲力亲为,吃的也都是自家种的草料,养出来的牛品质、口感俱佳,一出栏就供不应求。2017年,孙全兵顺利脱贫。孙全兵给记者算了笔账:自己繁育的小牛值2000元,养一头牛国家补贴2000元,出栏至少还能赚3000元,今年上半年,他家靠卖牛就已经挣了3万多。孙全兵还自己编了个顺口溜:一年两头牛,吃喝都不愁;养上5头牛,小康在前头。“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关照支持,现在债也还清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孙全兵高兴地对记者说道。
如今,孙全兵的女儿大学毕业也开始工作,自家养牛收入又十分可观,孙全兵的日子越过越美,但他的心里还惦记着一件事儿。孙全兵说:歧 岭村地处偏远,旅游资源匮乏,平时无人问津。2018年,德上高速在该村正式动工,为该村带来了人气,但村里只有一个未开发景点——金冲瀑布,因没人维护早已经荒废了。孙全兵的牛棚距离瀑布只有1公里路,每天一早放完牛、吃完饭,孙全兵就拿上柴刀,自发的去维护景点环境,或是修路、除草,偶尔遇上外来客人,就给人当免费导游。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转,但他觉得自己很幸福。 “为家乡发展出点小力,累也幸福”,孙全兵说道。
细雨蒙蒙中,孙全兵穿着雨衣和靴子,牵着他的牛,走过田埂,迈过沟垄,一步步走向他的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