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不组织、不参加各类聚会聚餐活动、不走亲访友、不相互串门、不扎堆聊天、不聚集打牌下棋等娱乐活动、不操办聚集性红白喜事……”在桐城市文昌街道的乡村小道上,一名名党员志愿者、一个个流动“小喇叭”,形成一道道靓丽的红色风景线,把疫情防治声“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了进一步提高村民群众的防控意识,该街道在采取微信、宣传栏、公告栏、悬挂横幅、一封信、电子屏、宣传车、上门宣传等措施的基础上,还充分发挥“小喇叭”作用,通过“小喇叭”的“大嗓门”,让每天守在家里的村民喜欢听、听得进、记得住。连日来,该街道近二百余名党员志愿者让流动“小喇叭”活跃跃在乡间田头,把疫情防控知识唱响村里村外,田间地头,打通乡村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如今,该街道村村都能听到党的声音、人人皆知防控疫情知识。
“疫情当前,党员必须冲锋在前。在进村入户开展疫情排查和发放宣传资料时,顺便拉上音箱喇叭,既可以提振精神,又可以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十分适合在农村宣传使用,我一定做好宣传工作。”交通村夏庄组党员志愿者程昌健坚定地说。
“自从‘小喇叭’村村响、庄庄响、处处响,宣传效果非常好,村里串门聚会的少了,路上的行人也少了,大家都主动守在家不出门、不走亲访友了。”2月2日,该街道宣传委员齐东辉说道。“经过正确引导,不但提高了村民对疫情防控知识的知晓率,而且彻底消除了村民对疫情的恐慌,对我们开展村民的思想教育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目前街道已126户要办宴席的村民都选择了取消或延期,近500余家餐饮等服务性单位主动关门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