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话民生:电商民生工程销出了农产品留住了乡愁
2019-07-22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占姜玲口述 吴春富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大中小
我叫占姜玲,依托电商民生工程,创办了桐城市“让三尺”农产品有限公司(坐落于孔城镇桐梓村),主要从事农产品的加工与网上销售,加工的农产品供不应求,公司效益非常不错。
电商民生工程助销农产品。我走的是电商企业+农户模式,“你种我收,我种我销,免除后顾之忧。”收购周边农户的土特产与时令蔬菜进行加工。桐梓村汪庄村民组七十二岁的贫困户老人张顺起种植的蔬菜都送到我公司,老人不愁辛辛苦苦种植的蔬菜卖不了吃不了,种蔬菜的积极性高,收入增加了,日子过得比先前好多了。为拓展网上销售品种,我还网售蒿子粑、糯米粑、火烘肉以及小干鱼与小河虾,此外,还通过网上积极向外营销孔城土特产米面等。
雇佣贫困户妇女从事加工与包装。蔬菜加工包括清理、清洗、切碎、腌制,腌制时我注重乡土风味。春天时在网上销售腌制的黄瓜、莴笋、大蒜头等;夏天的时候在网上销售腌制的刀豆、干豆角以及烂萝卜(千里飘香)等;秋天的时候在网上销售辣椒丝与辣椒糊等;冬天的时候在网上销售腌制的精杆白(腌白菜)与萝卜等。一年四季都要雇佣人,解决了周边约6名贫困户妇女常年就业。
电商民生工程助留乡愁。起初我公司加工的农产品主要销给全国各地的桐城老乡,这些加工的农产品在桐城本地不稀见,可是在外地的桐城老乡的眼里,可以通过网购吃到家乡的菜,品尝到家乡的味道,那是特别开心的事。通过在外桐城人的大力宣传以及公司网上营销,公司加工的农产品影响不断扩大,现在外地人也纷纷通过网络订购。
谋求公司更大发展。2018年我公司网上销售额达100余万元,2019年势头更好。我感激电商民生工程,是电商民生工程打开了我的销售渠道,是电商民生工程助力了我公司发展。我打算创好“让三尺”品牌,进一步扩大销售品种,发展“电商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增加雇佣贫困户人数,在自己发展的基础上,积极为本地农产品销售谋出路,为脱贫攻坚助力。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占姜玲口述 吴春富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