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构筑地质灾害防治“铜墙铁壁”
2019-07-03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程剑海 戴红霞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大中小
桐城市委市政府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安全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了以地质灾害调查为基础,以市镇村组四级监测网络、气象预警预报为手段,以地质灾害防治实时管理与应急指挥系统为保证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桐城市认真贯彻上级地质灾害防治会议精神,积极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四到位。按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高标准十有县”建设要求,切实落实好《地质灾害防治条列》和“六项制度”的各项规定,做到领导到位、任务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建设。按照“网格管理,区域联防,绩效考核”的方针,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专结合、群测群防”、“整合资源、提高效能”的原则,积极推进地质灾害网格化建设。科学调查与规划奠定基础。
通过1:5万地质灾害调查,查明桐城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18处,其中,崩塌101处、滑坡17处,威胁235户892人,威胁财产2794万元,隐患点险情等级均为小型。加强监测预警。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新发生的地质灾害点,树立了警示标志,逐点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监测人,逐点建立工作台账。制定了市、镇(街道)两级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应急预案,并按照应急预案组织受威胁区居民进行演练。及时将地质灾害避险和防灾明白卡、告知书发至受威胁的每一个单位和群众手中,2019年已发放两卡一表和告知书500余份。完善相关制度,主动防灾。
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汛前排查、汛期巡查、汛后复查、汛期值班与领导带班、灾情速报、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各项制度,积极防御,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加强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做好应急救灾抢险。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成立了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分队,在出现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或发生地质灾害时立即派员赶赴现场,并请安庆市地环站专家参与应急调查;启动相应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对是否转移群众和应采取的措施做出决策;及时划分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加大对重点地质灾害点的避让搬迁与治理工作力度。
将美丽乡村建设、增减挂钩、土地整理和地质灾害避让搬迁以奖代补等政策红利结合起来加大地质灾害隐患点住户避让搬迁的进度和力度。近几年全市共有12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搬迁避让和治理,解除了496户2897人受地质灾害的威胁。强化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充分利用“4.22地球日” 、“5.12防灾减灾日”、“6.16安全生产宣传日”等宣传活动契机,开展街头咨询、散发宣传单和宣传画,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今年举办了2期地质灾害防治培训班和1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通过培训和演练有力提升了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责任人和监测员的监测预警能力。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程剑海 戴红霞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