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张顺发近照。
5月23日,孔城老街西街后的水泥道上,一辆三轮车停在了一位身背沉甸甸袋子的老人身旁。车主矮矮的,年纪大约五十岁,他问清老人家庭住址,将老人搀扶上车子,送他回家。老人连着说“好人啊!好人啊!”
这位车主就是孔城镇中心社区村民张顺发。中心社区居民介绍,张顺发经常做这样的好事,像这种事情,一般司机都“避着”,一踩油门而过,生怕“惹麻烦”,然而张顺发不怕,他不仅不怕“惹麻烦”,还特别乐于做这样的事情。“人总有老的时候,人老了都需要社会关爱。我做的这是小事,微不足道。”憨厚的张顺发说。
据邻居与他家人介绍,张顺发乐于做小事,而且做了很多这样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现在的家住在孔城镇政府对面,他勤劳、起早,每天早晨起来,不等清洁工扫他家门前街面,他就把那里扫得干干净净,并且把垃圾倒进垃圾箱里。他说:“这样给清洁工省点事,也避免风一吹把街面搞得难看”。
早些年,他家住在孔城老街西街后笪家塘,上街需要经过一段砂石路巷子,这条巷子走的人多,路经常坏,每次坏了,都是他弄来砂石把铺好;他当村民组长时,组里电线坏了,他认为是“小事”,犯不着召集村民开会收钱,也不去各收分摊的钱,自个掏腰包买好线,然后给接好;组里很多公益出钱的事,他都默默地做,因而他在组里的口碑好。
张顺发有创业精神,前几年创办了顺发养殖公司,他每年过年时都送鸡蛋给养殖基地的五保户与贫困户;他还多次送鸡蛋到当时的孔城敬老院(现在的幸福养老中心)给孤寡老人。送了多次鸡蛋,每次都悄悄地去,从不声张,并且打招呼让大家“不声张”。
张顺发做的不为人知的“小事”几稻箩都装不下。不过,张顺发在2016年还做了一件无人不晓的“大事”。2016年7月3日安徽日报头版还有本市主流媒体都刊发了一张孔城民兵驾着冲锋舟战洪流、勇救被困群众的新闻图片,这张图片上就有张顺发、张鹏(孔城中心社区民兵营长)这对“父子兵”。当时,张顺发患轻微脑梗刚出院,行动不是太方便,但他认为自己对地形熟悉、会水性,能给民兵帮忙,主动参与营救被洪水围困的中心社区以及老街社区群众。他当向导,在身体有病的情况下还吃力地背着群众上下冲锋舟,被群众赞许。
当年,张顺发承包了内圩鱼塘,2016年发大水时,为防止塘鱼“逃跑”,他提前在鱼塘四周围了网屏。冲锋舟解救群众,开始时绕着他家鱼塘,这样路程远、费时,他主动提出抄直“犁”过他家网屏。这样以来,网屏白费了,鱼塘里的鱼全都跑掉了。提到他家这一重大损失,张顺发憨厚地笑着说:“小事!小事!救人才是大事!”
“小事”不为,难成“大事”。乐做“小事”,“小人物”也能彰显“大品格”,成为高尚的人、被社会赞许的人、对精神文明建设有贡献的人,张顺发就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