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综合资讯 > 社会

袁潘应 脱贫不脱志 奋进奔小康

2019-05-24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杨金雨 胡可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工地事故 贫困户
       “今天我家两头大肥猪要杀了,来拍个照片呗!”早上六点多,一通电话开启了双港镇长枫村扶贫干部一天的工作。
  电话那头是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袁潘应,本来一米八几大个的他,却因一次工地事故造成了左腿截肢,成为了一个肢体二级残疾人,而他的妻子也有着精神二级残疾,一个本就困难的家庭因此雪上加霜。在低保政策首次落实农村时,他们一家人便开始享受低保待遇,并于2014年6月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身体的变化带不走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家庭的困难处境压不垮他时常上扬着的嘴角,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他那爽朗的笑声和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在哥哥的支持下,在政策兜底下,在他的辛勤付出下,袁潘应2015年便顺利摘下了贫困的帽子。“脱贫不脱政策”,在脱贫攻坚“十大工程”推进中,他充分利用家庭成员的优势,积极开展自种自养项目促进增收,2018年获得产业扶贫奖补4900元,获得增收一万余元。尝到了产业扶贫的甜头,他在2019年产业扶贫自种自养项目中又申报了生猪养殖4头,杂粮种植(山芋)1亩以及塑料手套加工,这些项目预计将给家庭带来15000元收入。
  对于他所享受的扶贫政策,他都牢牢记在心里,时常感念政策的惠民。就在去年,他装上了假肢,并积极接受训练,现在在拐杖的协助下,已经能够自由走路了,而且也熟练掌握了电动轮椅的使用,去街上送取塑料手套回来加工时再也不用妻子推着轮椅了,极大提升了家庭整体的生活质量。同时,袁潘应的女儿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她自知家庭的不易,放弃了读普通高中,选择了在桐城中华职校就读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教育扶贫的资助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他的家庭负担。
  当村组干部来到袁潘应家的后院时,第二头猪都已清理完毕,正等着预定猪肉的老乡来领走,“虽然猪瘟的疫情仍然存在,但是我家的猪用着健康的食粮,不曾受到影响,大伙儿买着也放心。今天出售猪肉纯收入可得两千多,今年的产业扶贫又申报了四头生猪,在这么好的政策下,我们这小日子会越来越好的……”说到这,他的脸上流露出收获的喜悦。
  在双港镇长枫村,像袁潘应这样依靠自己勤劳双手完成脱贫的家庭还有很多,踏实肯干的优良品德,完善的政策扶持保障体系,大家在共赴小康的路上信心满满,动力十足!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杨金雨 胡可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