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是插秧机需要维修吗?好的,我马上到!”农机修理工徐向阳,接到锋范家庭农场主的电话,约请他去维保农机具。
春耕在即,各地备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这样的电话,徐向阳最近几乎每天都会接到,他和他的维修团队也正因此而忙得不可开交。
徐向阳是范岗镇联合村村民,1993年开始修理摩托车、拖拉机,后来被聘为桐城市联合收割机协会修理工,并随跨区作业队伍出征皖北、江苏等地,全程跟踪维修协会会员的联合收割机。收获忙季,收割机故障率高,接到电话,徐向阳不顾机体烫手、飞蛾扑脸、蚊叮虫咬和麦芒刺痒,赤着胳膊,争分夺秒地熬夜抢修。十几年下来,他掌握了农机维修绝技——凭借对方通过手机传来的收割机运转声响,就能“听”出故障所在部位,远程指挥对方将“病”机子治好,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成了四乡八村远近闻名的农机“名医”。
2010年,徐向阳建立了向阳农机服务站,自备运输车辆和零配件,召集修理工,成立维修团队,下乡巡回开展维修服务。
农忙季节,时间就是粮食。接到报修电话,徐向阳立即撸起袖子就干。夜里没有灯光,他就用蓄电池接上灯泡照明,彻夜奋战将机械修好,从不耽误第二天下地作业。
作为土生土长的庄稼汉,他深知种田的辛劳和挣钱的不易,总是想方设法替用户省钱,拿出费用最低的维修方案。对于家境困难的用户,他少收服务费或只收零配件成本。徐向阳把用户当成自家人,用户自然十分信赖。
好荣誉就是一张好名片。每年找他保养的固定用户就超过200户,临时约请的不计其数,甚至连枞阳的农机户也舍近求远,点名要他过去维修。
农机修理,又脏又苦又累,很多人不愿意干。但他自从干上了它,就跟它铆上了劲,犹如扎根田间的巴根草,二十六年来一直默默坚守,不改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