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城招聘网
  •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乡镇

大关镇:养猪场里的“生态经”

2025-11-19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撰稿:吴丽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大关镇 养猪场

0.jpg

图为朱仁根的生态养殖场一角。

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养猪场总是与“又脏又臭”联在一起。然而,大关镇养殖户朱仁根的生态养殖场,不仅实现了生猪养殖的标准化、规模化,更以其独特的“花园式”生产环境,成为当地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标杆。

沿着蜿蜒的乡村公路前行,一片葱郁的绿意便映入眼帘。若不是门口挂着“生态养殖场”的牌子,初次到访的人很难将眼前这片花木环绕的建筑群与养猪场联系起来。“以前大家觉得养猪又脏又累,还影响周边环境,四邻都有意见。我就想,能不能换一种养法,既能把猪养好,又能让环境变美?”朱仁根谈起他的“生态经”,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朱仁根的生态养殖场有一套现代化生态循环养殖系统。“我们采用‘干湿分离’和‘厌氧发酵’技术,把畜禽养殖粪污变成绿色财富。”朱仁根说,猪粪通过漏缝板进入地下,首先进行干湿分离;干粪经过堆积发酵,转化为无异味、肥效高的有机肥,打包出售给周边的茶园、果园和蔬菜种植基地;污水则被引入巨大的黑膜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这个过程不仅杀灭了有害病菌,更产生了两种宝贵资源:一是沼气,为养殖场的生活区和饲料加工提供清洁能源;二是发酵后的沼液,成了滋养养殖场内花草苗木和周边农田的优质液态肥。

“你看我们养殖场里这些花木长得这么好,基本没施过化肥,全靠沼液浇灌。”朱仁根指着场区周围茂盛的花木说,“这套模式下来,实现了养猪污染物零排放、资源全利用。”

生态循环养殖带来的,不仅是赏心悦目的生态效益,更有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由于养殖环境清洁,猪群的发病率显著降低,抗生素使用量减少了70%以上。生猪在舒适、无应激的环境中生长,肉质得到明显提升。朱仁根养的猪,因为肉质好,出栏售价高于市场均价,仍备受大型食品企业和高端肉品经销商的青睐,常常是“猪未出栏,订单先至”。副产品——有机肥、沼气、沼液也为养殖场增收节支作出可观的贡献。曾经的降污治污难题,如今变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更重要的是,养殖场与周边环境实现“友好共存”,再也没有左邻右舍上门投诉猪场异味和大气污染,相反,他的养殖场成了周边养猪户争相学习、借鉴的样板。

站在自己的“花园式”养殖场里,朱仁根有着更长远的谋划:扩大有机肥的生产产能,打造自己的生态农产品品牌;开放养殖场部分区域,发展观光农业,让更多人亲身体验现代化养殖的魅力。“我想证明,养猪不是一个与脏乱、污染共生的产业,它可以很现代、很环保,甚至可以成为乡村的一道美丽风景。”朱仁根说。  (吴丽)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撰稿:吴丽
责编: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