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城招聘网
  •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乡镇

桐城:村企共建 小菌棒变成“点金棒”

2024-07-17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撰稿:徐鑫鑫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桐城 食用菌产业

【万企兴万村】安徽桐城:“小菌棒”渐成富[00_06_45][20240717-091023].jpg

图为村民在摊晾菌菇。

近年来,桐城市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和绿色发展理念,因势利导兴产业,引培企业主体强带动,推动食用菌产业扩量提质增效。食用菌种植在12个村初具规模、彰显特色,村均年增收30万元,累计带动群众就业600余人,人均务工增收近万元。

走进位于黄甲镇石窑村的食用菌产业园,一座座黑色大棚在绿水青山映衬下格外显目。黄甲镇石窑村因其自然条件优越,成为发展食用菌产业的“黄金地带”。早在2014年,石窑村就开始种植食用菌,过去,由于技术不过关,菌菇成活率低,种植户收入一直不高。为解决这一大难题,村里与凯盛桐城现代智慧农业有限公司合作,通过完善食用菌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菌种繁育基地,加大加工技术投入,强壮食用菌全产业链。

“产业园一期有5个种植大棚,每个棚预计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余元,我们村将继续加强村企合作,稳步扩大种植规模,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我们石窑村的菌菇,使村民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全面获益。”石窑村村委委员占亚红说。

为更好发展食用菌产业,石窑村以“党支部+合作社+企业”模式,不断推进食用菌种植产业化,引进本村专业技术人员,种植高端食用菌,延伸产业链,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种植生产和管理经营,不断扩大黄甲食用菌产业的辐射力、影响力。

石窑村村民余秀云告诉记者:“企业对我们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在这里上班,我们一年收入三四万元左右,最主要的就是离家近,然后又能挣到钱,现在日子越过越好,我们觉得非常开心。”

目前黄甲镇食用菌产业园建有种植大棚和室外种植基地,占地120亩,其中20亩智能温控大棚种植白木耳和高档菌菇,四季不断档,现种有6万棒羊肚菌、64万棒白木耳,一季可产菌菇干货8万斤。

【万企兴万村】安徽桐城:“小菌棒”渐成富[00_07_06][20240717-091027].jpg

图为村民在大棚里采收食用菌。

据黄甲镇食用菌产业园管理人员王金春介绍,项目建成后,菌棒生产、菌菇种植、加工包装、展览销售可形成闭环,产业园菌菇年产量预计250吨、年销售收入600万元、年利润近200万元,可带动70人稳定就业,为兴业、富民、强村夯实了基础。

特色产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黄甲镇采用“原料专业化供应+工厂化菌包生产+农户分散出菇管理”生产模式,联合区域内食用菌种植基地,打造产销一体的食用菌产业联盟,壮大特色产业,全镇年食用菌种植规模达120万袋。

小菌棒,大产业。截至目前,桐城市12个规模种植食用菌的村,村均增收30万元,累计带动就业600余人。各村建立“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民”的利益联接机制,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企共建、农民务工等方式,促进农户发展产业、就近就业和村集体经济增收。下一步,桐城市将继续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打造植物、动物和菌物“三物循环”发展模式,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实现食用菌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徐鑫鑫)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撰稿:徐鑫鑫
责编: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