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桐城市孔城镇铁山村党总支坚持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稳定增收、激发集体经济发展的根本之策,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走上致富路。
白芨种植蹚新路。白芨是一种稀缺的中药材,药用、食用开发价值都很大,市场前景好,利润高。孔城镇铁山村党总支在外出调研的基础上,利用赵塥组村民房前屋后闲置宅基地以及抛荒地发展白芨种植。目前第一批白芨已经种植,面积共计18亩,第二批15亩抛荒地正在整治中,预计白芨苗在10月底种植。据铁山村党总支书记程亮介绍,三年后收益,预计总产值可达 130万元,纯收入可达40万元,其中农户可分成8万元,村集体收益32万元。此外,种植白芨,花开成片,还能成为村庄风景,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大桶养鱼收益大。在孔城镇铁山村,一个个塑料大棚临水而建,大棚里硕大的“水桶”里气泡不断泛起。鱼食撒进大桶,无数条鱼翻跃抢食,充满生机和活力。今年47岁的方文艺此前一直在外地打工,2020年他专门到广东学习了“大桶养鱼”技术,2022年,回到铁山村搭建大棚,实施“大桶养鱼”。据介绍第一茬鱼出来就被市场抢购一空,今年2个批次的鱼也已经被客户提前预订。“大桶养鱼”实际上就是陆基桶式循环流水养殖鱼类,占地面积少、养殖密度大、养殖周期短、产量高、投入品可控,养殖尾水零排放,为渔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目前方文艺建成15个大桶,主要养殖鲈鱼、鲫鱼、黄骨鱼等。下一步,铁山村将引导村民发展该项目,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牛羊养殖促增收。走进孔城镇铁山村铁山家庭农场,远远地就听见“哞哞”的牛叫声,映入眼帘的是体格健壮的西门塔尔母牛和活蹦乱跳的小黄牛。据了解,每天一大早,农场负责人钱毛生的第一件事就是和丈夫一起开始照料她的“牛宝贝”,将饲草料放进食槽,牛栏里的肉牛便开始大快朵颐。钱毛生介绍:我们选择了让牛自然交配,自然交配风险可控,牛的生命力旺盛,成活率较高,现在年底存栏大约在220头,纯收入大约65万元。像钱毛生一样借助特色养殖产业发展致富的,在铁山村还有不少农户。截至目前,铁山村牛羊等养殖户已发展到13户,全村牛羊出栏量450头,实现产值360余万元,纯收入大约110万元。(胡庆)